[发明专利]一种内啮合斜齿轮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7838.X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轩;孙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10 | 分类号: | F16H1/10;F16H55/1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啮合 齿轮 传动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啮合斜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内齿轮和外齿轮,内齿轮和外齿轮均为斜齿轮,外齿轮的法向齿廓曲线为圆弧曲线,内齿轮的法向齿廓曲线为摆线曲线。本发明提高了传动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及齿面承载力,且不易发生根切,可以在相同体积及中心距条件下获得较大传动比,且大大降低了轮齿的滑动磨损,能够较好的满足高速、重载、高功率的齿轮传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啮合斜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齿轮是通过齿面啮合来传递运动与动力的一种基础零部件。在各类齿轮啮合副中,渐开线齿轮因具有加工制造方便、中心距可分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渐开线齿轮的轮齿偏瘦高型,齿根弯曲强度较差、齿面承载能力低,且为防止渐开线齿轮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根切,其齿数至少为17个齿,因此在同样中心距与体积的情况下,现有的渐开线齿轮传动机构不能实现大传动比;同时在节圆附近靠近齿根部分的啮合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过大,导致这一区域易发生严重磨损,无法满足高速、重载及高功率齿轮传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啮合斜齿轮传动机构,能够提高传动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及齿面承载力,且不易发生根切,可以在相同体积及中心距条件下获得较大传动比,且利于降低轮齿的滑动磨损,能够较好的满足高速、重载、高功率的齿轮传动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啮合斜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啮合的内齿轮和外齿轮,所述内齿轮和外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外齿轮的法向齿廓曲线为圆弧曲线,所述内齿轮的法向齿廓曲线为摆线曲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摆线曲线由所述圆弧曲线做包络运动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齿轮的齿面方程为:
其中,x1、y1、z1分别表示外齿轮齿面的x、y、z方向的坐标,e为外齿轮法向轮廓的分布圆半径,ρ外齿轮法向齿廓的圆弧半径,n1为外齿轮齿数,φ1=2π/n1为外齿轮相邻轮齿之间的夹角,k=±1,γ为圆弧圆心与外齿轮中心连线的偏转角,p1=R1 tan β为外齿轮螺距系数,β为螺旋角,R1=a/(i12-1)为外齿轮基圆半径,a为外齿轮与内齿轮的中心距,i12=n2/n1为内齿轮与外齿轮齿数比,n2为内齿轮齿数,为外齿轮螺旋转角变量,为外齿轮螺旋转角最大值,B为齿轮宽度,θ1∈[θ1o,θ1t]为外齿轮齿廓角参量,θ1o为外齿轮齿廓角参量最小值,θ1t为外齿轮齿廓角参量最大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齿轮的齿面方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