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硅土壤改良杀虫肥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7009.1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琦硅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A01N59/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土壤改良 杀虫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土壤改良杀虫肥料及制备方法,包括: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尿素、碳酸氢氨和氨水,所述尿素溶液中的尿素包载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介孔中,通过所述碳酸氢铵和氨水将所述介孔表面进行封堵。本发明通过将尿素包载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采用纳米级颗粒,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提高利用率,减少流失,进而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并且二氧化硅中的硅元素被作物吸收后,在体内形成硅化细胞,茎叶表层细胞加厚,角质层增加,从而提高对病虫的抵抗能力,施硅后可以提高水稻对纹枯病、叶瘟、穗颈瘟、小粘菌核病、茎腐病、胡麻叶斑病、白粉病、稻曲病的抵抗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硅土壤改良杀虫肥料及制备方法及。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化肥、农药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控制各种病虫、清除杂草以保证作物健康生产,从而保障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然而,现在施肥和杀虫都要单独进行,不仅成本贵,而且增加了农民的工作量。
因此,本发明研发了一种具有杀虫功能的肥料,既能满足农作物的营养需求,又能消灭害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硅土壤改良杀虫肥料及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肥料和农药两种功能的肥料,降低成本和农民的工作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二氧化硅土壤改良杀虫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缩写MSNs)、尿素、碳酸氢氨和氨水,所述尿素溶液中的尿素包载于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介孔中,通过所述碳酸氢铵和氨水将所述介孔表面进行封堵。
进一步,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介孔孔径为3.0nm。
进一步,所述尿素向外释放时,与碳酸氢铵和氨水混合接触产生刺激挥发性气体。
一种二氧化硅土壤改良杀虫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250mg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加入到10-50mg/mL的尿素溶液中;
步骤S2:利用超声分散30min后,在室温下置于旋转混匀仪旋转反应24h,使尿素通过自由扩散进入介孔中进行包载;
步骤S3:包载完成后,通过离心机离心10min,分离得到第一沉淀物;
步骤S4:将所述沉淀物洗涤多次后,进行冷冻真空干燥得到中间产物;
步骤S5:所述中间产物加入到50mL的碳酸氢铵溶液中,再加入25mL的氨水;
步骤S6:利用超声分散30min,在室温下置于旋转混匀仪旋转反应24h;
步骤S7:离心分离得到第二沉淀物,并将第二沉淀物真空冷冻干燥。
进一步,所述离心机的离心转速为9000r/min。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尿素溶液的浓度采用10mg/m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尿素包载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采用纳米级颗粒,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提高利用率,减少流失,进而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2、二氧化硅中的硅元素被作物吸收后,在体内形成硅化细胞,茎叶表层细胞加厚,角质层增加,从而提高对病虫的抵抗能力。在单—双子叶植物中硅可以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已得到证实。施硅后可以提高水稻对纹枯病、叶瘟、穗颈瘟、小粘菌核病、茎腐病、胡麻叶斑病、白粉病、稻曲病的抵抗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琦硅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琦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