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蛎葛根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37001.5 申请日: 2020-06-12
公开(公告)号: CN111450136B 公开(公告)日: 2021-12-14
发明(设计)人: 赵劲民;韦锦斌;黄仁彬;林兴;黄斌;黄建春;苏志恒;罗艳;高雨桐;朱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42 分类号: A61K36/42;A61K36/488;A61K36/734;A61P3/10;A61P9/12;A61P9/10;A61P3/06;A61P1/16;A61P13/12;A61K9/16;A61K47/36;A61K35/618
代理公司: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代理人: 谷庆红
地址: 530021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蛎 葛根 复合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牡蛎葛根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牡蛎葛根复合颗粒本发明以牡蛎壳为主料,辅之以苦瓜、葛根、山楂共同提取后制成颗粒剂得到,本发明在有效利用牡蛎壳,并充分发挥牡蛎壳消除羟基自由基和有效去除超氧阴离子等功效的前提下,与苦瓜、葛根、山楂配伍使用,充分发挥苦瓜的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葛根的降血糖、降血脂和生津作用,山楂能降低血脂及降低血压的作用,使各成分的作用相互协调,达到降低血糖、胆固醇和血压,保护心血管,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牡蛎葛根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主要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IDF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球范围内成年糖尿病患者已有4.15亿,其中75%患者主要生活在低收入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流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到204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6.42亿。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年均死亡人数高达500万,而在世界健康支出中,单单用于糖尿病一项的医疗支出就已高达12%。从发病率看,2型糖尿病较1型糖尿病发病率高,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公认的最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目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有效防治糖尿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中医中药防治糖尿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祖国中医中药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许多西医无法取得的效果,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对于牡蛎的利用大多局限于对其可食用的肉质部分进行生产和加工,而占据了牡蛎总质量60%以上的牡蛎壳这种副产物却没有得到太多的利用和开发,废弃的牡蛎壳一方面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废弃的牡蛎壳中有机质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腐败进而滋生出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固体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并且,牡蛎壳还有多种有益效果,如从牡蛎壳中提取的糖蛋白消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远远超过维生素C,同时还能有效去除超氧阴离子。

目前,牡蛎壳通常被认为具有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等作用,多被用于治胃酸过多,身体虚弱,盗汗及心悸动惕等,并未将牡蛎壳应用在降糖方面,未发挥牡蛎壳在降糖方面的作用,仅有的与降糖有关的技术方案,也仅仅是利用牡蛎壳中钙质或利用其解毒功能。

专利CN100457097C(降低血糖的组合物)具体公开了该降血糖组合物包含50.0-95.0重量%的从绿茶提取、分离和纯化的多酚,以及3.0-30.0重量%的钙,并且所述钙包含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碳酸钙(蛋壳钙、牡蛎壳钙、海草钙和珍珠钙)、磷酸钙、氯化钙、乳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乳清钙、乳钙、泛酸钙、肽钙和脱乙酰壳多糖钙,其仅仅将牡蛎壳作为钙的来源之一,用其他钙质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说明其完全没有发挥牡蛎壳在降糖方面的作用,其实验结果也仅仅说明了其主要是通过茶多酚与钙结合,来达到抑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作用,并没有降低空腹血糖率及修复、保护胰岛及其他脏器的作用。

如专利申请CN201810472103.6(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牡蛎、淫羊藿、枸杞、桑白皮、三七、芡实;以上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牡蛎5~20份、淫羊藿10~30份、枸杞8~25份、桑白皮5~25份、三七5~30份、芡实3~15份、水200~500份。其中是利用了牡蛎的益气养阴,泄浊解毒的作用,达到阻止糖尿病人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其实验结果中也只达到了降低血糖的目的,并没有修复、保护胰岛及其他脏器的作用,而糖尿病的治疗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胰岛,控制血糖只是保护胰岛的手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未经广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7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