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处理厂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6977.0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3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韩高岩;国旭涛;吕洪坤;蔡洁聪;李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3/18;F24D19/10;F25B15/06;F25B27/02;F22B1/18;F22B1/22;H02J3/38;C10L3/1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处理 热电 系统 及其 运行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厂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本发明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包括沼气生成系统、沼气处理系统、电力生成系统和冷热供应系统;所述的沼气生成系统、沼气处理系统、电力生成系统和冷热供应系统通过供能控制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使沼气生成系统产生的沼气全部被沼气内燃机及沼气锅炉消纳;沼气先被沼气内燃机消纳,其次被沼气锅炉消纳;使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全部消纳。本发明通过沼气能源梯级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在满足自身能源需求基础上还可向外出售蒸汽、电等产品,能源利用效率高、极大的降低了企业能耗,减少了企业运营成本,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厌氧发酵工艺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能源综合供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沼气发电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推进,餐厨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多,配套建设的厌氧发酵处理工艺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也在迅速扩建。目前,虽然一部分采用厌氧发酵工艺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已配套建设有沼气发电系统,但沼气发电系统对发电后的余热未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造成高品质热量的浪费;还有一部分较小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因为沼气产量低,配套建设沼气发电系统的项目收益较差,因而致使产生的沼气只能通过火炬直接燃烧,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基于以上问题,如何更好的减少餐厨垃圾处理厂沼气资源直接燃烧造成的浪费?如何通过沼气发电余热利用,提高沼气能源利用率,增加沼气发电项目收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这些都是本技术领域人员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沼气发电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保证各种类型用能和供能的平衡,同时保证厂房中的臭气尽量被沼气内燃机处理以及尽量避免沼气通过火炬燃烧,保证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圾处理厂冷热电联供系统,其包括沼气生成系统、沼气处理系统、电力生成系统和冷热供应系统;
所述的沼气生成系统包含厂房臭气收集系统、办公生活区以及依次连接的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餐厨垃圾湿解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和厌氧发酵系统;所述的厂房臭气收集系统通过臭气抽吸风机将厂房臭气抽取后通过风道送至所述的电力生成系统燃烧处理;所述的餐厨垃圾湿解系统包含依次串联的均浆罐、湿解罐和缓冲罐,所述的湿解罐所需蒸汽来自所述的冷热供应系统的蒸汽管道;
所述的沼气处理系统包含火炬及依次连接的沼气脱硫设备、沼气脱水设备和储气柜,所述的沼气脱硫设备接收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沼气进行脱硫,之后输送给所述的沼气脱水设备,所述的沼气脱水设备将沼气脱水后送入所述的储气柜,进而供给所述的电力生产系统或在电力生产系统检修时通过所述的火炬直接燃烧排放,所述的沼气脱水设备所需冷量来自所述的冷热供应系统的暖通冷水管道;
所述的电力生成系统包含沼气内燃机、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所述的沼气内燃机连接所述的沼气处理系统出来的沼气管道和所述的沼气生成系统输送的含臭气的风道,所述的沼气内燃机利用沼气和含臭气的空气生产电力并接入厂区电网,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所发电力全部并入厂区电网,厂区电网与外部电网相连,通过外部电网进行补充或消纳多余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