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件平口设备及其马蹄口平口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6348.8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姚辰;魏强;马俊;林海松;胡君雄;林伟明;李永灿;杜佳富;郑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81/00 | 分类号: | B23D81/00;B23D21/04;B23D33/02;B23D35/00;B23Q1/62;B23Q7/02;B23D4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214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件平口 设备 及其 马蹄 口平口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管件平口设备,包括机身(2),其特征在于,机身(2)上安装有导管夹持装置(9)和拖板机构(5),拖板机构(5)上安装有定位装置(6)和平口装置(7),定位装置(6)和导管夹持装置(9)左右相对设置,平口装置(7)左右移动进给加工;所述定位装置(6)包括定位装置基座(63)、定位块(64)和定位驱动器(61),定位块(64)与定位装置基座(63)左右滑动连接并由定位驱动器(61)驱动移动进给;所述导管夹持装置(9)包括第一夹持座(901)、第二夹持座(902)和夹持装置基座(906),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前后相对设置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并且两者前后配合夹持导管(1),第一夹持座(901)固定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第二夹持座(902)通过夹持电机(908)或第三夹持气缸(916)驱动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前后滑动,夹持装置基座(906)通过转轴(913)安装在机身(2)上并且能够由转动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平口装置(7)包括平口装置基座(71)、平口电机(72)和刀具转台(73),刀具转台(73)安装在平口装置基座(71)上并由平口电机(72)驱动旋转,刀具转台(73)上安装有若干平口刀具(74),刀具转台(73)旋转时带动平口刀具(74)旋转形成平口加工面,该平口加工面与定位装置(6)的定位面平行,该平口加工面与转轴(913)的轴线平行;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夹持导管(1)后,导管(1)管端直线段的轴心线与转轴(913)的轴线垂直相交并且导管(1)管端马蹄口的中心位于转轴(913)的轴线上;
导管夹持装置(9)还包括第三夹持座(903)和第四夹持座(904),第三夹持座(903)和第四夹持座(904)前后相对设置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并且两者前后配合夹持导管(1),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三夹持座(903)左右间隔设置,第二夹持座(902)和第四夹持座(904)左右间隔设置,夹持装置基座(906)在第三夹持座(903)和第四夹持座(904)之间设有废料滑坡(915),第三夹持座(903)通过第一夹持气缸(905)驱动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前后滑动,第一夹持气缸(905)的移动端与第三夹持座(903)铰接,第四夹持座(904)通过第二夹持气缸(907)驱动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前后滑动,第二夹持气缸(907)的移动端与第四夹持座(904)铰接,其中,切割装置(8)在第二夹持座(902)和第四夹持座(904)之间进刀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平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电机(908)或第三夹持气缸(916)通过第一连杆(909)和第二连杆(910)与第二夹持座(902)连接,夹持电机(908)或第三夹持气缸(916)的移动端与第一连杆(909)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909)的另一端与夹持装置基座(906)铰接,第二连杆(910)的一端与夹持电机(908)或第三夹持气缸(916)的移动端铰接,第二连杆(910)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座(90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平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第三夹持座(903)和第四夹持座(904)上均安装有用于接触夹紧导管(1)的夹具块,夹具块呈半环状,夹具块的内侧面为半圆形的夹持槽,前后相对的两个夹具块配合形成容纳导管(1)端部直线段的夹持孔(1013),夹具块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定位凸起,相应地,在夹持座上设有与夹具块的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固定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件平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为圆弧凸起(1012),相对应地,所述固定卡槽为圆弧槽(918),夹具块上设有夹具定位槽(1011),夹持座上设有与夹具定位槽(1011)连通的夹持座定位槽(917),锁紧件(105)穿过夹具定位槽(1011)和夹持座定位槽(917)并固定在夹持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3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