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硝酸盐清除添加剂生产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6329.5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1J19/10;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彭龙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硝酸盐 清除 添加剂 生产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硝酸盐清除添加剂生产线,属于化学领域,从前到后依次包括清洗装置、干燥装置、粉碎装置、提取装置、络合反应釜和沉淀过滤装置,络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反应釜搅拌组件和超声波发生器,反应釜壳体整体呈类圆柱体,上下面为外凸的弧形面,其顶面形成有反应釜入料口,底面中间位置形成了反应釜出料口,反应釜搅拌组件安装在反应釜壳体顶面上且与反应釜壳体中心轴同轴,超声波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反应釜壳体圆周侧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络合反应釜中增加超声波对溶液进行加热混合,有效提高了原花青素与铝离子在溶剂中的运动活性,增加了葡萄籽原花青素与铝离子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和络合物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亚硝酸盐清除添加剂生产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为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是世界普遍栽培的水果之一,属水果中的珍品,素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其产量约占全世界水果的四分之一。在我国葡萄是重要的果树,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葡萄栽培业随之发展,特别是近十年葡萄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为40.81万hm2,在世界上排名第4位,产量达到579.4万吨,世界排名第5位。
原花青素是一大类类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在木本和草本植物中普遍存在。在葡萄中,原花青素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在葡萄酒中主要他们往往以缩合单宁形式存在(三到五个亚基的原花色素聚合物)。在某些品种、皮、茎、籽中原花色素结构不同。此外,品种间类型和浓度也大不相同。在葡萄籽和皮中,己鉴定二十种原花青素单体三聚体。籽中的原花青素有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单元,而葡萄皮和葡萄酒显示花色素主要为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单位为主。
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法,现有的溶剂提取法存在耗费溶剂量大、提取时间长,而且提取率并不算太高,普遍提取率保持在2%左右。而且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应用于动物饲料的较为普遍,应用价值并不高,但是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的研究还并不多见,扩展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其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效率低,耗费溶剂量大、提取时间长,而且提取率并不高、应用价值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硝酸盐清除添加剂生产线,从前到后依次包括清洗装置、干燥装置、粉碎装置、提取装置、络合反应釜和沉淀过滤装置,所述络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壳体、反应釜搅拌组件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反应釜壳体整体呈类圆柱体,上下面为外凸的弧形面,其顶面形成有反应釜入料口,底面中间位置形成了反应釜出料口,所述反应釜搅拌组件安装在所述反应釜壳体顶面上且与所述反应釜壳体中心轴同轴,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反应釜壳体圆周侧面上。
在络合反应釜中增加超声波对溶液进行加热混合,有效提高了原花青素与铝离子在溶剂中的运动活性,增加了葡萄籽原花青素与铝离子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和络合物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搅拌组件包括反应釜电机、电机支撑座、反应釜旋转轴和反应釜搅拌件,所述反应釜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撑座安装在所述反应釜壳体顶面,所述反应釜旋转轴安装在所述反应釜电机输出端且与所述反应釜壳体中心轴同轴,所述反应釜搅拌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应釜旋转轴上且位于所述反应釜壳体内部位置。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搅拌件包括支撑搅拌杆和主搅拌件,所述支撑搅拌杆水平安装在所述反应釜旋转轴中部;所述主搅拌件为半圆弧形,两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搅拌杆两端,其中间安装在所述反应釜旋转轴底端。
优选地,所述提取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圆柱体容器、设置在所述圆柱体容器内部并可沿所述圆柱体容器轴线方向运动的活塞组件,所述圆柱体容器底部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附着有一层过滤布,所述活塞组件底部安装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位于所述圆柱体容器内部。采用两步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先将其葡萄籽粉碎成粉末状,再与溶剂充分混合,利用活塞组件快速改变环境气压,使得粉末中的原花青素组分脱离粉末主体,达到与其他组分分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