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36224.X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4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欧元超;张平松;郭立全;刘畅;孙斌杨;李圣林;许时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G3/34 | 分类号: | H02G3/34;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传感 缆线 固定 装置 | ||
1.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缆线固定部、辅助推送装置和手持式无线控制器;
所述缆线固定部与所述辅助推送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手持式无线控制器与所述缆线固定装置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固定部包括:前段(20)、中段(21)和后段(22);所述前段(20)和所述中段(21)可拆卸连接;
所述前段(20)上具有卡槽(1),所述卡槽(1)旁对应设置有内嵌式按钮(2);
所述中段(21)内部安装有高压储气仓(9)、弹射单元(10)、大头钢针(11)、U型钢片(5)、无线通讯模块(13)和集成控制模块(14);其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3)分别与所述手持式无线控制器以及所述集成控制模块(14)相连;
所述中段(21)表面具有多个弹射孔(4),每个所述弹射孔(4)内安装有一个所述弹射单元(10),所述弹射单元(10)内安装有所述大头钢针(11),所述弹射单元(10)与所述高压储气仓(9)通过连通阀(12)相连;所述U型钢片(5)安装在所述中段(21)底部;
所述后段(22)安装有楔形卡扣(6)、无线通讯模块(13)、回弹模块和后段中控模块;其中,所述中段(21)通过所述U型钢片(5)和所述楔形卡扣(6)与所述后段(22)可拆卸相连;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3)分别与所述手持式无线控制器以及所述后段中控模块相连;所述后段中控模块与所述回弹模块相连;所述回弹模块安装在所述后段(22)内壁,并位于楔形卡扣(6)下部,且与所述U型钢片(5)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推送装置包括:PVC管(23);所述PVC管(23)与所述后段(22)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模块包括:压缩弹簧(7)、挡板(8)、伸缩杆(27)和控制单元(28);
所述压缩弹簧(7)一端固定在所述后段(22)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挡板(8)内侧焊接;
所述控制单元(28)与所述后段中控模块相连;
所述伸缩杆(27)与所述控制单元(28)相连;
所述控制单元(28)安装在所述挡板(8)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21)外侧还固定有扎条带(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橡胶保护套(19);所述软橡胶保护套(19)包裹于所述前段(20)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片(5)底部黏贴有橡胶垫(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无线控制器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中控模块、指令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指令输入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均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内传感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式按钮(2)活动连接两个卡槽开合控制杆(24),两个所述卡槽开合控制杆(24)采用控制弹簧(25)连接,所述卡槽开合控制杆(24)通过连接杆连接卡槽(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62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