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35937.4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柳掌珀;任鹏飞;贾虎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03/22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缓凝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缓凝剂,由以下原料制成:3‑6份改性微晶纤维素、1‑3份丙烯酸、8‑12份改性玻璃纤维、5‑10份硼砂、6‑10份聚氯乙烯树脂、2‑4份无水硫酸钠、3‑5份石英砂、8‑12份三聚磷酸钠、1‑3份羧甲基纤维素。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缓凝剂具有良好的吸热性和散热性,能吸收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并使混凝土与外界环境形成良好的热交换作用,使混凝土内产生的水化热能散发出去;而且抑制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具有较强的缓凝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度,对混凝土的强度、抗冲刷性能影响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缓凝剂是用来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一种常用外加剂,在夏季施工过程中,适量参加缓凝剂能使新搅拌混凝土在长期时间内保持较好的塑性,便于施工,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使混凝土不会因水化热的过度集中而产生温度裂缝,掺加缓凝剂即成为其重要手段之一;而且针对高温季节,适量的缓凝剂能防止混凝土用坍损过快而使去工作性。因此,缓凝剂在现代混凝土技术中有着非常现实的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
目前用作缓凝剂的物质主要有糖蜜类、木质磺酸盐类、羧基酸及其盐类、无机盐类等等;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大多数缓凝剂达到了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要求,但是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指标。因此,新型缓凝剂的研究对混凝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如公开号为 CN11111608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混凝土缓凝剂,缓凝剂组成包括:石墨烯10~40份、乙二胺四乙酸盐5~35份、甲酸盐10~30份、溴化钙10~35份、尿素10~20份。石墨烯有着良好的导热性能,当混凝土中水泥水化放出热量,石墨烯将热量传导至混凝土内部各处,提高混凝土内部各个部位的水化程度、促进该地区的水泥水化。该专利技术中石墨烯是通过导热作用达到缓凝效果,但是石墨烯成本昂贵,不适合广泛应用。
又如公开号为CN11059021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缓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木质素磺酸钠10~16份、矿渣6~8份、蔗糖3~5份、磷酸氢二钠2~5份、硫酸镁3~6份、有机酸6~9份、乙烯基丙烯酸酯共聚乳液16~20份、氨基三亚甲基膦酸3~5份、甘油酯6~10份。将矿渣细磨至范围为1~10微米的微粒之后作为混凝土外加剂的原料,在复式激发下能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进行水化反应,形成相应的水化反应产物,降低水化过程热量的释放,明显降低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水化放热引起的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而且矿渣的添加在经过合理配比其余组分之后,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节约工程成本。该专利技术方案是通过矿渣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发生水化反应而降低反应热量,虽然降低了反应热,但是降低幅度较小,而且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缓凝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3-6份改性微晶纤维素、1-3份丙烯酸、6-8份改性玻璃纤维、5-10份硼砂、6-10份聚氯乙烯树脂、2-4份无水硫酸钠、3-5份石英砂、8-12份三聚磷酸钠、1-3份羧甲基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缓凝剂由以下原料制成:5份改性微晶纤维素、2份丙烯酸、6.5份改性玻璃纤维、6份硼砂、8份聚氯乙烯树脂、3份无水硫酸钠、4份石英砂、10份三聚磷酸钠、1份羧甲基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改性微晶纤维素的制备为:将微晶纤维素加入其质量10倍的80%乙醇溶液中,加入微晶纤维素质量10%的氢氧化钠在45-50oC下搅拌反应6h后,冷却;再加入微晶纤维素20%的羧甲基纤维素,在30-35oC下搅拌处理2h,制得改性粗料;将改性粗料烘干,即制得改性微晶纤维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5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制的升降温仪
- 下一篇:一种通信基站用自调节式散热除虫配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