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纤维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5571.0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顾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伊兰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02 | 分类号: | D02G1/02;D02G1/20;D02J1/08;D02J1/22;D02J13/00;D06B1/14;D06B23/20;D06B2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俞培锋 |
地址: | 3144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纤维 加弹丝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它解决了现有制造方法的步骤较为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生产繁琐等技术问题。本中空纤维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采购:购买市场上现有的中空纤维作为原料丝,并对其进行外观检验;b、加弹:将原料丝依次经过加弹系统中的一罗拉、止捻器、变型热箱、冷却板、假捻器、二罗拉、网络喷嘴、定型热箱、三罗拉、上油装置和卷绕装置,变型热箱的温度为185‑190℃,冷却板的温度为82‑85℃,定型热箱的温度为160‑165℃,得到中空纤维加弹丝;c、装箱、入库:将成品的中空纤维加弹丝进行装箱、并入库。本发明具有生产快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丝线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空纤维加弹丝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是指纤维轴向有细管状空腔的化纤,贯通纤维轴向具有管状空腔的化学纤维;可用于冬装、被褥和衬垫用絮片等;组装成微滤、超滤、透析、气体分离、反渗透及蒸发渗透器等。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异形中空保暖涤纶低弹丝的制造方法【申请号:201610410512.4;公开号:CN105908269B】。这种异形中空保暖涤纶低弹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远红外和负离子发射功能粉体的制备;(2)远红外和负离子发射功能母粒的制备:以步骤(1)制备得到的远红外和负离子发射功能粉体和聚乙二醇1000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在150~170℃熔融温度下,进行挤出造粒,制备得到远红外和负离子发射功能母粒;(3)异形中空保暖涤纶纤维的制备:采用熔体直纺在线添加泵前注入系统,以步骤(2)制备得到的远红外和负离子发射功能母粒为泵前注入原料,以常规聚酯熔体为主熔体,通过泵前注入系统使远红外和负离子发射功能母粒熔体与主熔体进行混合,再经纺前过滤,进入到纺丝组件,以异形喷丝板进行熔融纺丝,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牵伸,卷绕得到异形中空保暖涤纶纤维;(4)异形中空保暖涤纶低弹丝的制备:以步骤(3)制备得到的异形中空保暖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DTY加弹方法,通过预网络喷嘴、第一罗拉、变形热箱、冷却板、假捻器、第二罗拉、主网络喷嘴、辅助第二罗拉、定型热箱、第三罗拉、上油轮、卷绕成型制备得到所需的异形中空保暖涤纶低弹丝。
该专利中公开的制造方法虽然具有优异的三维卷曲性能和保暖性能,但是,该制造方法的步骤较为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生产繁琐,因此,设计出一种中空纤维加弹丝的生产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中空纤维加弹丝的生产工艺,该制作方法具有生产快速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空纤维加弹丝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购:购买市场上现有的中空纤维作为原料丝,并对其进行外观检验;
b、加弹:将原料丝依次经过加弹系统中的一罗拉、止捻器、变型热箱、冷却板、假捻器、二罗拉、网络喷嘴、定型热箱、三罗拉、上油装置和卷绕装置,变型热箱的温度为185-190℃,冷却板的温度为82-85℃,定型热箱的温度为160-165℃,得到中空纤维加弹丝;
c、装箱、入库:将成品的中空纤维加弹丝进行装箱、并入库。
所述网络喷嘴使用的压缩空气大于0.3Mpa。
所述上油装置使用的油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润滑油90-95%、乳化剂4-10%、抗飞溅剂1-3%和紫外线吸收剂0.5-1%。
所述加弹速度为400-500m/min。
所述拉伸倍数为1.56-1.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伊兰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伊兰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5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