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振动芯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4140.2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善荣;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苏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14 | 分类号: | B28B21/14 |
代理公司: | 扬州云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9 | 代理人: | 高斯博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振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振动芯棒,涉及混凝土管制备技术领域,包括轴壳,所述轴壳两端密封安装有轴座,两轴座之间可旋转地安装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上套设有偏心套及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固接在轴壳内壁上;所述轴壳上侧开设有注油孔,下侧安装有出油接头。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停工抽/注油液,可使油液在轴壳内连续循环流动,对轴壳内部持续润滑降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管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振动芯棒。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在模具中制作成型时,为了增加混凝土管的密实度,通常都需要对混凝土管进行振动,因此需要将装有混凝土的模具装载在高频振动台上,通过高频振动台的振动,使混凝土管更为密实。而振动芯棒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振动芯棒固定安装在振动台底部,由电机驱动产生振动力传递至振动台,将混凝土捣实,达到混凝土水泥管的生产要求。
在振动芯棒工作时,需要对其内部轴承加注油液以降温润滑,但是现有的振动芯棒需要加注油液时,需要停工,将原油液抽出,再加注新油液,不仅耽误设备运作,费工费时,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自然循环油液的卧式振动芯棒,无需停工抽/加油,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卧式振动芯棒,包括轴壳,所述轴壳两端密封安装有轴座,两轴座之间可旋转地安装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上套设有偏心套及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固接在轴壳内壁上;所述轴壳上侧开设有注油孔,下侧安装有出油接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偏心轴为两段式结构,且两段偏心轴之间通过联接套连接,整根长轴制造加工难度大,成本高,采用两段结构,制造相对简单,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段所述偏心轴上均安装有一组偏心套,所述轴承包括四组圆柱滚子轴承和两组深沟球轴承,每两组轴承对称设置于一组偏心套的两侧,每段偏心轴上另设有一组深沟球轴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座上开设有供油液在轴壳内自由流动的流动通道,使油液能快速在轴壳内全面流动,润滑降温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壳外侧安装有锁紧块,锁紧块可使本振动芯棒更牢固紧凑,而且便于本振动芯棒通过锁紧块将振动力传导给振动台。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紧块以轴壳中部为中心线对称设有两组,每组锁紧块均设有三个,且每组的三个锁紧块周向间隔分布于轴壳外壁上,使振动力分布更均匀。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注油孔设置于轴壳的中部,所述出油接口沿轴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三个,从中部注油,可以最快地进入到轴壳内各个区域进行降温润滑,而多个出油接口可以使轴壳内多处分布的油液尽快汇聚回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卧式振动芯棒固定安装于振动台的底部,通过设置加油孔和出油接头,无需停工将原油液抽出,再加注新油液,本结构可使油液在轴壳内连续循环流动,对轴壳内部持续润滑降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加油孔与出油接头为上下布置结构,在高度差的作用下,使得油液可自然循环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轴壳1、轴座2、偏心轴3、偏心套4、轴承5、轴承座6、注油孔7、出油接头8、锁紧块9、联接套10、圆柱滚子轴承5.1、深沟球轴承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苏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苏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4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