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接触器粘连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34126.2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6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奚家健;杜庆亚;刘长伟;陈文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郭成;解敬文 |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接触器 粘连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接触器粘连检测方法,包括有主正接触器粘连检测步骤:整车控制器驱动主正接触器断开,延时一定时间间隔T0,整车控制器向电机控制器发送主动放电请求,并同时保存电压UT0,整车控制器接收电机控制器反馈主动放电状态,判断电机控制器主动放电是否完成,判断电机控制器在未超时时间段T1内反馈是否主动放电完成,判断UT0‑UT1<u?若是,整车控制器诊断主正接触器粘连故障,并保存至存储器中,若否,整车控制器诊断电机控制器主动放电超时故障,本发明提供完整的电动车主正主负继电器检测流程,整车控制器进行系统故障处理以及故障消除处理,避免高压上电闭合主负接触器而导致的二次损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接触器粘连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新能源行业,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安全越来越受关注,而高压接触器因为长期工作中,产生高压触点打弧粘连等现象,电动汽车在接触器粘连状态下将导致无法工作甚至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目前电动汽车的粘连检测主要有增加辅助检测硬件和软件检测两种方式,硬件检测需要专门设计粘连检测电路,增加成本,同时由于高压架构的不同,检测电路无法通用。软件检测可以降低成本,并可以根据高压架构的不同,适配修改检测流程或者参数即可达到通用的目的,传统的软件检测是在高压上电前,采用闭合预充接触器的方式进行检测,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增加预充接触器闭合次数,降低寿命,同时增加高压上电时间,降低驾驶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接触器粘连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汽车接触器粘连检测方法,包括有主正接触器粘连检测步骤:
步骤S11:首先满足断开主正接触器条件下,整车控制器驱动主正接触器断开,并进入步骤S12;
步骤S12:延时一定时间间隔T0,并进入步骤S13;
步骤S13:整车控制器向电机控制器发送主动放电请求,并同时保存电压UT0,并进入步骤S14;
步骤S14:整车控制器接收电机控制器反馈主动放电状态,判断电机控制器主动放电是否完成,若主动放电完成,整车控制器发出主接触器断开状态,并进入步骤S18,若主动放电没有完成,则进入步骤S15进行超时判断;
步骤S15:若电机控制器在未超时时间段T1内反馈主动放电完成,则整车控制器诊断主正接触器结果为正常断开并返回步骤S14,若电机控制器在超时时间段T1内反馈主动放电未完成,则进入步骤S16;
步骤S16:电机控制器继续进行被动放电,整车控制器保存电压值UT1,并进入步骤S17;
步骤S17:若UT0-UT1<u,整车控制器诊断主正接触器粘连故障,并保存至存储器中,若UT0-UT1≥u,整车控制器诊断电机控制器主动放电超时故障,进入步骤S18;
步骤S18:整车控制器继续高压下电流程。
还包括有主负接触器粘连检测步骤:
步骤S21:整车控制器发送给电池管理系统上高压请求,并进入步骤S22;
步骤S22:判断电池管理系统是否接收到整车控制器的高压上电请求,若是则进入步骤S23;若否,则重复步骤S22;
步骤S23:电池管理系统收到整车控制器高压上电指令后,读取电源电压UK3B和读取电源电压与主负接触器电压总和UK3A,判断检测电压是否满足|UK3B-UK3A|<V,若满足,则电池管理系统诊断主负接触器粘连故障,停止高压上电,并通过仪表提示故障,若不满足,则进入步骤S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4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