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角度偏转跟踪导向及超声定位功能的内镜钉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3206.6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夏金雁;汪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妙思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068;A61B17/11;A61B34/20;A61B90/11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1601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角度 偏转 跟踪 导向 超声 定位 功能 内镜钉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角度偏转跟踪导向及超声定位功能的内镜钉合装置,包括手柄、锥形保护套、插入管、刚性段、弯曲部、顶端部,所述刚性段的侧面固定设置有钉仓座组件;所述顶端部的端面固定设置有砧板;所述钉仓座的一侧设置有角度跟踪传感器;所述顶端部的端面设置有超声波探测仪;所述钉仓座内容置有超声波反射镜,超声波反射镜与超声波探测仪相对应;超声波反射镜能够判断顶端部的砧板是否与刚性段的钉仓座位置配合完好。本发明将内镜角度偏转跟踪与超声定位功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能够精确地确定钉合点的位置以及多个钉合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创外科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角度偏转跟踪导向及超声定位功能的内镜钉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的作用已发生巨大转变,从单纯的诊断工具逐渐转变为诊治一体的先进工具。使用内镜的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倍受医患双方的青睐,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肠的过多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西方国家属常见病,有研究显示,近年来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约为10%~20%,澳大利亚约为11.6%,亚洲国家发病率则约为5%。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无差异,但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统计显示,中国胃食管反流患病率为5.77%。对于一般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者药物治疗能够治愈。但是对于伴有贲门松弛或者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有的通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好,有的药物治疗后只能解决部分症状,还有些患者则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5%~30%的GERD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长期用药,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现有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或内镜下缝合技术和射频消融技术,虽可以解决症状反复发作的问题,但术后常伴有并发症,对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式未并得到普及,一旦患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并且,传统的内镜手术中,医生需要借助其他辅助的可视化设备进行手术,而且角度偏转往往不便于直观判断,只能依赖医生个体的外科临床经验和技能,并凭借医生对组织的熟悉状况和手术经验,为手术定位过程带来了盲目的主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角度偏转跟踪导向及超声定位功能的内镜钉合装置,它可以提高手术过程中定位的精准度,从而提高手术的精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角度偏转跟踪导向及超声定位功能的内镜钉合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妙思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妙思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3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