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水溶性化合物微胶囊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33157.6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商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益保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80 | 分类号: | A01N43/80;A01N25/28;A01P1/00;A01P7/00;B01J13/02;D06M23/12;D06M13/352;D06M15/564;D06M15/26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史玉婷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化合物 微胶囊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溶性化合物微胶囊,包括囊壁和囊芯;所述囊壁由反应性单体共聚或缩聚得到;所述囊芯为非水溶性化合物。本发明使用特定材料制成囊壁,微胶囊之间可以产生相互作用,在处理表面联结成膜,无需使用粘合剂即可提高微胶囊与表面之间的结合力,使囊芯的功能性可以长期存在,该微胶囊在使用时工艺简便,成本可控,性能优异,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胶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水溶性化合物微胶囊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微胶囊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微粒产品的技术,近几年来,微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药、化妆品、纺织等领域,以实现降低囊芯物质挥发性、提高产品稳定性、隔离活性成分、缓释、掩盖气味、改善运输贮存便捷性等功能。
为了赋予各类产品表面一些特殊性能,例如抗菌、抗病毒、防虫、防紫外等,可使用相应功能的微胶囊,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微胶囊需要配合粘合剂使用,工艺较为繁琐,且成本提高,例如中国专利CN200610098003.9公开了一种防蚊面料,其使用了防蚊微胶囊和粘合剂聚丙烯酸酯共同处理面料。此外,现有的微胶囊与处理表面的结合力差,导致功能性成分不能在长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水溶性化合物微胶囊,包括囊壁和囊芯;所述囊壁由反应性单体共聚或缩聚得到;所述囊芯为非水溶性化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水溶性化合物为抗微生物化合物;所述抗微生物化合物选自植物提取物、蜂胶、α-溴代肉桂醛、1-羟基-2-吡啶硫酮、2-(4’-噻唑基)苯并咪唑、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三氯卡班、3-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苯并咪唑、喹啉、异噻唑啉酮、苯并异噻唑啉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异噻唑啉酮选自卤代-2-辛基-4-异噻唑啉-3-酮、卤代-2-烃基-4-异噻唑啉-3-酮、4,5-二氯-2-辛基-4-异噻唑啉-3-酮、2-n-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2-n-烃基-4-异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苯并异噻唑啉酮选自1,2-苯并异噻唑啉-3-酮、n-正辛基-苯并异噻唑啉-3-酮、n-烃基-苯并异噻唑啉-3-酮、卤代-2-烃基-苯并异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植物提取物选自芦荟提取物、广藿香提取物、罗汉柏提取物、艾蒿提取物、黄连提取物、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山苍子提取物、茶树提取物、桉树提取物、香茅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香叶提取物、丁香提取物、肉桂提取物、生姜提取物、辣椒提取物、薄荷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水溶性化合物为防虫化合物;所述防虫化合物选自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胺菊酯、富右旋反式胺菊酯、氯菊酯、Es-生物炔丙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炔戊菊酯、苯醚菊酯、苯氰菊酯、氯氰菊酯、甲醚菊酯、溴氰菊酯、苄呋菊酯、四氟苯菊酯、避蚊胺、咪唑菊酯、氟氯苯菊酯、联苯菊酯、环戊烯丙菊酯、氟氯氰菊酯,N,N-二乙基-3-甲基苯甲酰胺、乙酸芳樟酯、苯甲酸芳香族酯、哒螨灵、哒螨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水溶性化合物为抗紫外化合物;所述抗紫外化合物选自UV-P、UV-9、UV-234、UV-284、UV-326、UV-327、UV-329、UV-360、UV-366、UV-400、UV-531、UV-770、UV-928、UV-1130、UV-1164、UV-1577、UV-5411、UV-3853、UV-3808PP5、UV-3346、UV3529、UV-2908、光稳定剂7001、光稳定剂4611、光稳定剂292、V703、光稳定剂944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囊壁由含有乙烯基的反应性单体共聚得到。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非水溶性化合物微胶囊的应用,其用于生产抗微生物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益保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益保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3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