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用其加工的针织布及染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2723.1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恒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C08B9/00;D06P1/38;D06P1/44;D06P3/66;D06L4/13;D06L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乾 |
地址: | 318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再生 纤维素 纤维 加工 针织 染色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用其加工的针织布及染色工艺,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以浆粕为原料,通过如下步骤加工得到:碱纤维素的制备:以浆粕为原料,依次经浸渍、压榨及粉碎后得到碱纤维素;粘胶的制备:对碱纤维素依次进行老化与磺化处理,得到纤维素磺酸酯;将前述纤维素磺酸酯溶解在质量浓度为4%的NaOH溶液中,加入占浆粕5‑8%的强力活化剂和占浆粕3‑5%的阳离子改性剂,搅拌混合,得到粘胶;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将上述粘胶依次经过纤维成型与后处理操作,得到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用该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织成的针织布,在无碱、无盐条件下染色后的色牢度优于传统改性织物的色牢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用其加工的针织布及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再生纤维素纤维作为一种纺织原料,以木材、竹、麻、棉短绒、芦苇、秸秆等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过蒸煮、酸处理、漂白等一系列过程处理得到;其原料是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资源,资源分布广泛,获取容易,适宜持久地开发利用。
目前,已出现很多利用再生纤维素纤维加工得到的针织布,其结构组成与棉相似,不同的是它的吸湿性与透气性比棉纤维好,可以说它是所有化学纤维中吸湿性与透气性最好的一种,被誉为“会呼吸的面料”。同时它还拥有棉纤维不具备的蚕丝的部分优点,染色靓丽性优于棉纤维,手感柔软、丰满、滑爽,具有优良的悬垂性和蚕丝般的光泽,适宜于制做内衣、外衣和各种装饰用品。
与棉纤维织成的布料相同,由再生纤维素纤维织成的布料需要经过染色工艺,以得到不同色彩的布料,以便能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众所周知,纤维素纤维在与染液接触时,其表面通常会带一定量的电荷;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纤维素纤维表面一般带负电荷。然而,大多数用于染纤维素纤维的染料,如活性染料、直接染料、还原染料隐色体等,在染浴中也带负电荷。由于染料与纤维素纤维之间的静电斥力,染料的上染会受到阻碍,导致上染率低,色牢度差。
为了解决前述染色问题,传统工艺中多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织物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织物,然后再对改性织物进行染色。由于小分子阳离子改性剂的热稳定性差、易水解,传统改性织物多采用高分子阳离子改性剂进行改性。但是,高分子阳离子改性剂的渗透性较差,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经其改性后,阳离子主要存在于织物表层。由于染色时织物纤维表层存在丰富的阳离子,因此上染速度快,这将导致织物纤维表层的染料多而纤维内部的染料少,从而出现色花、环染及色沉等现象,且色牢度欠佳。
此外,为了在染色前去除改性织物表面在纺纱、织造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渍以及纤维本身上面的伴生物,以避免对布面染色造成影响,在改性织物染色前会对其进行前处理操作。传统的前处理操作,具体采用如下工艺:采用浸渍的方式,控制浴比1:10,向缸内加入占织物总重5%的质量浓度为30%的双氧水、织物总重2%的烧碱、织物总重1%的精炼剂和织物总重1%的去油剂,于98℃下,保温40min;水洗3次。该传统的前处理工艺,虽然能够去除改性织物表面的油渍,降低了油渍对染色的影响,但其存在如下缺陷:第一,该处理工艺中,98℃的高温碱性环境,对存在于改性织物表面的阳离子会产生干扰和破坏,导致改性织物后期染色的色牢度下降;第二,需要反复水洗3次,耗水量大;需要98℃的高温水,耗电量大、蒸汽损耗量大,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在浆粕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过程中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用其织成的织物色牢度优于传统改性织物的色牢度。
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以浆粕为原料,通过如下步骤加工得到:
碱纤维素的制备:以浆粕为原料,依次经浸渍、压榨及粉碎后得到碱纤维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恒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恒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2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