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菌剂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31746.0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潘凯;任晶;李大龙;吴凤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30;A01P5/00;A01P21/00;C12R1/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防治 番茄 线虫 病害 生物 配方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适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此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制备浓度百分比配比为:硝酸钠1.0、蛋白胨0.50、七水硫酸镁0.005、硫酸铵0.50、磷酸二氢钾0.05、葡萄糖4.0和菊芋秸秆浸提液0.3的液体培养基,将1x107个/ml的孢子悬浮液接种在制备的液体培养基上,在28℃、180r/min条件下培养7天,过滤后稀释一倍即为淡紫拟青霉代谢产物生物菌剂。本发明采用将具有杀线效果的有机物与培养基复配的技术制备的生物菌剂可以有效降低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及促进番茄生长、施用简便、可批量生产、无寄生性影响、安全性高等优点,在缓解番茄根结线虫病害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利用菊芋秸秆浸提液等制作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淡紫拟青霉代谢产物生物菌剂的制备。
背景技术
番茄为茄科,番茄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作为世界主要水果型蔬菜之一,营养价值较高,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由于其需求量大,种植面积有限,连作栽培成为普遍现象。而长期连作栽培会使番茄受到连作障碍的影响,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调,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严重影响番茄植株的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而引发番茄连作障碍的各种土传病害因素中,以根结线虫病害为主,一旦发病势必对番茄产量造成巨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绝产。目前人们通常使用化学杀虫剂来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然而却给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方法中,生物杀线虫剂因其安全、高效、无污染等优点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生物防治方法。淡紫拟青霉是线虫卵的寄生性真菌,因其对多种植物上的根结线虫具有良好的生防作用,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线虫生防真菌。淡紫拟青霉作为一种生防菌,不仅可侵染多种植物寄生线虫,还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淡紫拟青霉在田间的防治效果却不稳定,淡紫拟青霉菌剂存在着活菌高温下易失活、在土壤中定殖困难、防治效果不稳定、活菌孢子飘散对人类健康有危害等问题。而且淡紫拟青霉具有中等毒力,对人类具有致病作用,感染严重者将会导致角膜发炎。
有研究表明淡紫拟青霉的代谢产物同样对植物具有一定的杀线及促生作用,且有可固化、施用简便、可批量生产、无孢子扩散危害等优点,具有巨大的研发潜力。但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淡紫拟青霉代谢产物对根结线虫抑杀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且将具有杀线作用的有机物与培养基复配对淡紫拟青霉进行培养,其代谢产物的杀线效果好于传统培养基的代谢产物。若能筛选到相应的高效培养基,将其用于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应用,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菌剂,可以在实际的番茄生产过程中替代现有的生物防治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的淡紫拟青霉活菌生物制剂活菌高温下易失活、在土壤中定殖困难、防治效果不稳定、活菌孢子飘散对人类健康有危害等问题,还可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及降低番茄根结线虫病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菌剂配方,其组成包括液体培养基的制备及淡紫拟青霉代谢产物的制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包括硝酸钠、蛋白胨、七水硫酸镁、硫酸铵、磷酸二氢钾、葡萄糖和菊芋秸秆浸提液,其浓度(百分比)配比为1.0:0.50:0.005: 0.50:0.05:4.0:0.3。所述的淡紫拟青霉代谢产物的制备包括淡紫拟青霉84604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在28℃、18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发酵液,过滤后得到淡紫拟青霉的代谢产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菌剂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
1)待菊芋块茎成熟后,将残留的地上部秸秆进行自然晾干,用粉碎机将菊芋秸秆粉碎成直径为0.2cm x 1cm左右的碎屑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