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相干测量体制测距设备多普勒动态补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31481.4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6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克元;韩小娟;石伟;王健欢;李静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徐晓艳 |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干 测量 体制 测距 设备 多普勒 动态 补偿 方法 | ||
1.一种非相干测量体制测距设备多普勒动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地面测量设备在发送上行测量帧时,实时存储多普勒动态信号波形,所述多普勒动态信号波形的横坐标为码片个数,纵坐标为码片周期,反映了多普勒动态变化对伪码周期的影响;
(2)、地面测量设备在发送上行测量帧信号时,索引多普勒动态信号波形,得到帧头起始时刻对应的码片数P和帧头起始时刻对应的叠加多普勒动态之后的信号码片周期;
(3)、测控应答机对上行测量帧进行采样,得到采样信息并将该采样信息通过下行测量帧反馈至地面测量设备,所述采样信息包括采样时刻对应的比特数、伪码周期数和伪码相位信息;
(4)、地面测量设备接收测控应答机反馈的对上行测量帧的采样信息之后,将采样信息转换以码片个数为单位的数值,记做下行测量帧发射时刻T;
(5)、计算采样信息发射时刻相对于帧头起始时刻由于多普勒动态信号引起的时间差,所述时间差表示为以伪码码片数为单位的数值φup1;
计算采样信息发射时刻相对于帧头起始时刻由于多普勒动态信号引起的时间差的具体方法为:
在多普勒动态信号波形中,对帧头起始时刻对应的码片数P到采样信息发射时刻T之间的伪码周期进行积分,得到采样信息发射时刻相对于帧头起始时刻由于多普勒动态信号引起的时间差所对应的以伪码码片数为单位的数值φup1;
(6)、将采样信息发射时刻相对于帧头起始时刻由于多普勒动态信号引起的时间差代入如下公式,得到地面测量设备与测控应答机之间的距离R
其中:φup2为地面测量设备测出的从上行测量信号发送时刻到下行测量信号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包括星地之间的空间时延,星上产品和地面设备内部时延,单位为测量伪码码片,RPN为测量伪码码片周期,c为光速,∑τcud为星地测控系统中测距链路上除了星地之间的空间时延,星上产品和地面设备内部时延之外的链路时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相干测量体制测距设备多普勒动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储的存储多普勒动态信号波形W的长度至少为n个伪码周期,n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D为地面测量设备与测控应答机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向上取整运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相干测量体制测距设备多普勒动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多普勒动态信号波形W的横坐标分辨率Δfx与星上设备伪码NCO所采用的位数N和工作时钟频率Fclk有关,具体关系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相干测量体制测距设备多普勒动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多普勒动态信号波形W的纵坐标分辨率Δfy与地面设备伪码NCO所采用的位数M和工作时钟频率Fclk_g有关,具体关系如下: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6.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4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