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31318.8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波;张兵;樊萌月;陈祯祐;杨中流;赵爽;卢红婷;杨静;任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59/131 | 分类号: | H10K59/131;H10K50/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李迎亚;姜春咸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显示基板中第一电源线VSS与阴极之间搭接面积较小,容易导致能耗过大的问题。本发明的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环绕显示区的周边区,以及位于周边区的第一侧、且背离显示区一侧的多个焊盘区;显示区包括多个亚像素区;显示基板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第一电源线;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每个亚像素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由显示区延伸至周边区,且与位于周边区的第一电源线连接;周边区的第一连接侧包括与两相邻焊盘区对应的第一连接区,以及除第一连接区外的第二连接区;第一电源线与阴极的连接区域覆盖第二连接区的至少部分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尺寸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面板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为了减小OLED面板的边框,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覆晶薄膜COF将OLED面板背面的驱动芯片与OLED面板上的显示器件连接。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OLED面板上的显示区中设置有第一电源线VSS和第二电源线VDD,OLED面板靠近下边框设置有多个覆晶薄膜COF。目前一般在OLED面板靠近下边框的显示区仅在相邻的覆晶薄膜COF之间的第一电源线VSS与阴极搭接,其他靠近下边框的显示区覆晶薄膜通过引出线与第一电源线VSS连接,因此搭接面积较小,尤其是在较多个覆晶薄膜COF的情况下,搭接面积更小。这样,各个走线的布线长度和电阻也随着增大,导致面板中的第一电源信号端VSS与第二电源信号端VDD之间产生较大非必要压降(IR-drop),从而造成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以及位于所述周边区的第一侧、且背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多个焊盘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亚像素区;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第一电源线;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每个所述亚像素区;所述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周边区,且与位于所述周边区的第一电源线连接;
所述周边区的第一连接侧包括与两相邻所述焊盘区对应的第一连接区,以及除所述第一连接区外的第二连接区;
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阴极的连接区域覆盖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至少部分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区包括与所述焊盘区对应的第一子连接区,以及除第一子连接区外的第二子连接区;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阴极的连接区域覆盖所述第一子连接区和所述第二子连接区。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上的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设置于每个所述亚像素区;
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周边区的第二电源线及与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的第二电源引出线;
所述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一电源线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二电源引出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可选地,靠近所述第二电源引出线的所述第一电源线断开设置;
所述第二电源引出线位于断开设置的所述第一电源线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线的断开端连接第一电源引出线;
所述第一电源引出线和所述第二电源引出线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应急交通信号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