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有优秀的粘结力和热稳定性的家具成型用粘结组合物及基于此的家具成型用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31247.1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洙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77/00;C09J123/08;C09J11/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刘云飞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高阳市一山西区高***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有 优秀 粘结 热稳定性 家具 成型 组合 基于 用材 | ||
本发明涉及包括优秀的粘结力和热稳定性在内的、耐久性和传热性得到极大化诱导的家具成型用粘结组合物及基于此的家具成型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聚氨酯(Polyurethane)60~80重量百分比、聚酰胺(Poly amide)10~20重量百分比、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10~20重量百分比及剩余部分的添加剂,添加剂为平均粒子具有30~50nm直径的包含羟基的二氧化硅杂化化合物。因此,本发明不仅具有优秀的粘结力,而且具有100℃以上的热稳定性,提高自身耐久性的同时得到改善而具有快速的传热性,由此整体上可期待卓越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改善有关家具成型用粘结剂的技术思想,更具体地涉及包括优秀的粘结力和热稳定性在内的、耐久性和传热性得到极大化诱导的家具成型用粘结组合物及基于此的家具成型用材料。
背景技术
粘结是指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引力而使两个表面相贴的状态,粘结现象不仅是胶带、粘合剂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是汽车、最前沿半导体器件,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应用,最近根据显著的工业发展,对各领域的粘结剂要求变得多样化。
高分子粘结剂根据固化的工序可划分为化学反应型、溶剂型、热熔融型等。其中,热熔胶是使用简便,可满足最近兴起的对环境的要求事项的代表性例子。
其中,热熔胶(热熔融粘结剂)是在常温下呈固态的物质,其为溶解于溶剂中或者不分散在溶剂中,将100%固体粉末进行热熔融,制备成液态来使用的粘结剂。对于热熔胶而言,在1960年代由杜邦(DuPont)公司最初开发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EVA),由此具有通过工序自动化的高生产率和环保特征、广泛的可适用性、重新粘结可能性等优点,相比于以往的溶剂型粘结剂,呈现高的成长率。
这种热熔胶在熔融状态下涂布于粘附面之后,向粘附面表面及周围发热,由此实现冷却固化。热熔胶相比于其他溶剂型粘结剂或水分散型粘结剂等,无需干燥过程,因此具有工作空间小,粘结速度快的特征。
另一方面,家具利用贴合板或木材等制备,为了美丽地收尾家具边缘(edge) 部位,使用印刷指定纹路的收尾材料封边条(edge band)来收尾。
以往的封边条在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基材的一面,通过转印纸形成指定的纹路,在基材的另一面涂布底漆,形成底漆层来制得,利用热来将封边条的底漆层附着在家具边缘部位。
但是,涂布底漆时难以调节浓度,导致工作性降低,因底漆中所含的有机溶剂等而导致工作场所污染,还存在给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坏影响的严重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875343号(发明名称:封边条及其制备方法)。
根据提出的文献,由形成在基底片层下部的底漆片层形成,底漆片层包括形成在第一粘结层下部的印刷片层及形成在印刷片层下部的第二粘结层,第一粘结层及第二粘结层中的一个以上由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100重量份及二氧化硅(silica)0.1~10重量份组成。
结果显示,基底片层及底漆片层之间的附着力、耐久性、耐水性及耐化学性优秀,相比于制备封边条时通过热转印形成底漆片层并涂布底漆液以及干燥的以往技术,可缩短底漆片层的固化时间,并可省略底漆液成分的调节,由此生产效率优秀,并可防止在工作场所因使用于底漆液的溶剂而导致工作场所污染,从而工作性得以提高。
但是,因用于提高粘结力的粘结剂的不可避免的容量增加,制造费用增长,因不足的热稳定性,存在材料的耐久性甚微的问题。而且,导致熔融粘结剂时所需的能源浪费,故而仍然存在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875343号(发明名称:封边条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洙,未经李兴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1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