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30807.1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7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邢爱民;杨志波;陈伟伟;黄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59/40 | 分类号: | H10K59/40;H10K59/60;H10K59/122;H10K59/121;G09F9/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衬底基板;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层,第一薄膜晶体管层内设置有光电二极管;设置于第一薄膜晶体管层上的第一有机发光显示层,第一有机发光显示层包括第一像素限定层,第一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容置子像素,光电二极管对应第二开口设置;设置于第一有机发光显示层上的封装层和触控层;设置于触控层上的第一功能层,第一功能层包括第一遮光层和第一彩色滤光层,第一遮光层在对应第二开口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通过优化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提升了屏体集成度,以改善显示面板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终端显示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正向着柔性、全面屏、高集成化等方向发展。
目前,终端显示设备虽已出现屏下摄像头(Under Display Camera,UDC)、屏下指纹识别(Fingerprint on Display,FOD)、屏体内嵌触控TP、柔性折叠等功能性产品,但集成度仍不足;特别是目前柔性折叠产品结构中外挂贴合部件(如TP、偏光片POL、光学胶OCA等)较多,导致其内部结构存在硬度过大、厚度较厚、透过率低等问题,最终影响手机的屏占比、柔性弯折、屏体功耗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优化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提升了屏体集成度,以改善显示面板的综合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其中,第一显示区包括:
衬底基板;
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层,第一薄膜晶体管层内设置有光电二极管;
设置于第一薄膜晶体管层上的第一有机发光显示层,第一有机发光显示层包括第一像素限定层,第一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容置子像素,光电二极管对应第二开口设置;
设置于第一有机发光显示层上的封装层;
设置于封装层上的触控层;
设置于触控层上的第一功能层,第一功能层包括对应第一像素限定层设置的第一遮光层和对应第一开口设置的第一彩色滤光层,第一遮光层在对应第二开口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如上的显示面板,可选地,第二显示区包括:
衬底基板;
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二薄膜晶体管层;
设置于第二薄膜晶体管层上的第二有机发光显示层,第二有机发光显示层包括第二像素限定层,第二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用于容置子像素;
设置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层上的封装层;
设置于封装层上的触控层;
设置于触控层上的第二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包括对应第二像素限定层设置的第二遮光层和对应第三开口设置的第二彩色滤光层。
如上的显示面板,可选地,第三显示区包括:
衬底基板;
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第三薄膜晶体管层;
设置于第三薄膜晶体管层上的第三有机发光显示层,第三有机发光显示层包括第三像素限定层,第三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第四开口,第四开口用于容置子像素;
设置于第三有机发光显示层上的封装层;
设置于封装层上的触控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0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