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30535.5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0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任滨侨;侯音;宋晓晓;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奥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36 | 分类号: | C02F1/3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1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污水 雾化 浓缩 处理 装置 | ||
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它要解决现有污水浓缩需要热源蒸发污水,耗能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中的污水储存室位于整个设备的左侧,污水储存室的上部还设置有水泵,雾化室位于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的中上部并沿长度方向设置,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浓缩液收集桶,雾化室的室底间隔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之间的雾化室底部开有排污口,冷凝室设置在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的顶部,冷凝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循环风机,冷凝室的左右两侧与雾化室的上部相连通。本发明实现了超声波功能化,不需要加温即可实现污水分子团雾化,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浓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浓缩是实现污水固液分离的重要处理工序,是实现废水循环利用的必要条件。蒸发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电镀、印染、制药等行业膜浓缩液处理,成为膜浓缩液处理的主流工艺。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蒸发技术有多级闪蒸技术、多效蒸发技术和机械式蒸汽再压技术(MVR)。但是蒸发工艺需要通过热源加热污水,导致浓缩处理装置的结构复杂,热源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超声波一般指人类听觉上限的外波。用于目前工业上的频率大约15KHz-2MHz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超声波的应用只有几十年,在中国范围内更是起步较晚,应用领域受限,目前已经市场化的超声波应用主要有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机械加工、焊接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超声波在污水方面的应用较少。目前国内仅见于科研单位的少量试验报告,未见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污水浓缩需要热源蒸发污水,耗能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
本发明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储存室、雾化室、两台循环风机、冷凝室、多个超声波换能器和多个浓缩液收集桶,污水储存室位于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的左侧,在污水储存室的上部开有进水口,污水储存室的上部还设置有水泵,雾化室位于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的中上部并沿长度方向设置,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浓缩液收集桶,雾化室的室底间隔设置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之间的雾化室底部开有排污口,水泵通过水管与雾化室相连通;
冷凝室设置在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的顶部,冷凝室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循环风机,冷凝室的左右两侧分别与雾化室的上部相连通,在冷凝室中设置有螺旋冷却管。
本发明所述的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以污水浓缩为处理目标,实现了超声波功能化,不需要加温即可实现污水分子团雾化,只需常温情况下少部分能量(远低于加热蒸发)即可实现部分水的分离。而且超声波固有的特性还可实现附加的环保效果。
本发明利用超声波污水雾化浓缩处理装置综合处理还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超声波对污水厌氧消化预处理:污水在超声波作用下,主要是空化及高温高压射流作用(温度瞬时5000℃,压力几百大气压),促使分子易分裂成强氧化剂,例如:OH、H、H2O2等,起到杀菌作用。如果在雾化过程中再辅以其它作用如氯、臭氧、紫外线等组合,消毒效果更佳,TOC的去除比率达到65%以上。
2、超声波的辅助絮凝作用,主要由于超声波在污水中具有分散作用,促进水中像Ca(OH)2等固体颗粒解散,加快钙离子等的传递反应速度,加速对水中高磷物质等的去除率,效果明显。
3、超声波污泥脱水作用,超声波空化作用产生的高温高压极易溶解细菌孢子,改变菌胶团结构释放内部水分,提高固体物质脱水性。
4、超声波促进污水混凝分化作用,污水在超声波作用下,颗粒大又不同,震动速度不同,互相碰撞粘合,颗粒变大直至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奥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奥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30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