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椅搭载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29542.3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深渡濑修;中井文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G3/08 | 分类号: | A61G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椅 搭载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椅搭载车辆,具备:扶手,设于支轴,被配置为能通过支轴旋转来切换至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该使用位置是扶手配置于轮椅的乘坐者的胸部附近的位置,该收起位置是扶手沿着车厢的侧壁配置的位置;以及冲击吸收机构,被配置为在从乘坐者向配置并固定于使用位置的扶手输入了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使扶手转动来吸收载荷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椅搭载车辆。
背景技术
在将后部座位折叠而形成轮椅搭载空间,并在该空间搭载轮椅来进行运输的轮椅搭载车辆中,将具有供轮椅的乘坐者把持的把持部的扶手设于该轮椅搭载空间的构造是以往已知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192740)。该扶手被配置为能切换至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把持部位于不阻碍轮椅的搭载的部位(轮椅的侧方),在所述第二状态中,在配置了后部座位时,把持部位于从后部座位的侧方收回的部位(座椅靠背后方)。
再者,对于轮椅的乘坐者而言,为了在车辆行驶中容易支撑自己,有时会将扶手从轮椅的侧方的收起位置切换至自己的胸部附近的使用位置。然而,在车辆的紧急制动时或碰撞时,轮椅的乘坐者可能会因惯性的作用碰到固定于使用位置的扶手而受到来自该扶手的冲击。此外,也可以想到:扶手可能会因该冲击而变形,使得乘坐者从轮椅掉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即使惯性作用于轮椅的乘坐者,也能缓和该乘坐者从扶手受到的冲击的轮椅搭载车辆。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轮椅搭载车辆具备:扶手,设于支轴,被配置为能通过所述支轴旋转来切换至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所述使用位置是所述扶手配置于轮椅的乘坐者的胸部附近的位置,所述收起位置是所述扶手沿着车厢的侧壁配置的位置;以及冲击吸收机构,被配置为在从所述乘坐者向配置并固定于所述使用位置的所述扶手输入了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使所述扶手转动来吸收所述载荷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第一方案,当因与例如车辆的碰撞等相伴的惯性的作用而从轮椅的乘坐者向被配置并固定于使用位置的扶手输入了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通过冲击吸收机构使扶手转动来吸收该载荷(冲击能量)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即使惯性作用于轮椅的乘坐者,也能缓和该乘坐者从扶手受到的冲击。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胸部附近”是指从轮椅的乘坐者的角度观察时自己的胸部的前方侧。
此外,本发明中的“轮椅搭载车辆”是指能与有无运费的支付无关地搭载轮椅的乘坐者并进行行驶的所有车辆,可例举出自动驾驶巴士等来作为一个例子的所谓出行即服务(Mass:Mobility as a Service)车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轮椅搭载车辆”中。
此外,对于第二方案的轮椅搭载车辆而言,在第一方案的轮椅搭载车辆中,所述冲击吸收机构设于所述支轴。
根据第二方案,冲击吸收机构设于扶手的支轴。因此,能实现冲击吸收机构的小型化,车厢中无需用于冲击吸收机构的大的搭载空间即可。
此外,对于第三方案的轮椅搭载车辆而言,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轮椅搭载车辆中,所述扶手被配置为在被输入了所述规定值以上的载荷时向所述乘坐者的膝部附近转动。
根据第三方案,扶手向乘坐者的膝部附近转动,由此,输入至该扶手的载荷(冲击能量)的至少一部分被吸收。此外,通过向乘坐者的膝部附近进行了转动的扶手来防止乘坐者从轮椅掉落。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膝部附近”是指从轮椅的乘坐者的角度观察时从自己的大腿部到膝部的上方侧的区域。
此外,对于第四方案的轮椅搭载车辆而言,在第三方案的轮椅搭载车辆中,所述扶手包括相对于行进方向为朝前姿势的轮椅的乘坐者用的扶手和相对于行进方向为朝后姿势的轮椅的乘坐者用的扶手中的至少一方,设有所述朝前姿势的轮椅的乘坐者用的扶手的所述支轴相对于竖直方向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且朝向车辆前方侧倾斜,设有所述朝后姿势的轮椅的乘坐者用的扶手的所述支轴相对于竖直方向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且朝向车辆后方侧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9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