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蜀葵花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28623.1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范方田;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K9/50;A61P29/00;A61K13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朱智杰 |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蜀葵 生物碱 提取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纺织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黄蜀葵花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黄蜀葵花生物碱缺乏有效的提取手段,提供了一种黄蜀葵花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S1)制粉、(S2)预处理、(S3)超临界萃取、(S4)酸溶、(S5)萃取、(S6)过硅胶柱等步骤。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高收率地从黄蜀葵花中提取生物碱。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又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黄蜀葵花胶囊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纺织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黄蜀葵花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蜀葵花是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冠,据《中国药典》记载,其性味甘寒滑,无毒,具有清利湿热,消炎解毒之功效,内服主治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痈疽肿毒,水火烫伤。现代研究认为,黄蜀葵花具有抗菌、止咳、祛痰和利尿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小儿口疮、砂石淋、乳糜尿、小面积烧伤等。
但是,与多数中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类似,黄蜀葵花及其相关制剂也存才药效成分不清楚、疗效不确切、制取工艺相对粗糙、质量把控比较困难等问题。多年来,经过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不断研究探索,已逐步认识到,生物碱是黄蜀葵花中一类重要的有效成分,其组成与黄蜀葵花所表现出的镇痛作用存在密切关联。尽管如此,目前针对黄蜀葵花中的生物碱仍然缺乏快速有效的提取手段,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也进展缓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蜀葵花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能够快速高收率地提取处黄蜀葵花中的生物碱成分,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了一种黄蜀葵花中生物碱提取物的应用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黄蜀葵花中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粉:将黄蜀葵花洗净、烘干、粉碎、过筛后制得黄蜀葵花细粉;
(S2)预处理:将黄蜀葵花细粉加入到甲醇、水、氨水混合成的浸渍液中浸渍,然后将混合物转移至高压罐中,并施加低频液压脉冲处理45-180min;脉冲频率为1-3Hz,脉冲最大压力为55-65MPa;然后滤出黄蜀葵花细粉并用水洗净;
(S3)超临界萃取:将经(S2)预处理得到的黄蜀葵花细粉进行超临界萃取;超临界流体使用二氧化碳、甲醇、水按照重量比(50±0.5):(49±0.5):(1±0.02)的混合物,温度为40-42℃,压力为22-24MPa,体积流量为2mL/min;然后将萃取得到的粗提液旋蒸至粘稠状;
(S4)酸溶:将(S3)所得混合物分散于盐酸溶液中,过滤取滤出液;
(S5)萃取:使用氨水将(S4)所得滤出液的pH值调节到9.5-10.5范围内,使用氯仿萃取,合并萃取液并旋蒸得浓缩液;
(S6)过硅胶柱:将(S5)所得浓缩液上硅胶柱色谱,第一阶段使用体积比为14: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洗脱,第二阶段使用体积比为5: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洗脱,将第二阶段洗脱得到的洗脱液旋干,冷冻干燥,得黄蜀葵花中的生物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医学院,未经蚌埠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8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