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污水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27141.4 | 申请日: | 202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4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肖玉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玉连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2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污水 絮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污水絮凝剂各原料组分为:微生物絮凝剂5‑15份,无机助剂1‑4份,改性壳聚糖25‑40份,海藻酸钠10‑35份;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甲醇中,并加入戊二醛,搅拌反应获得交联壳聚糖;将所述交联壳聚糖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二硫化碳和氯乙酸,搅拌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改性壳聚糖。采用微生物絮凝剂和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相互配合,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出去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另一方面其在弱酸性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适用范围广,同时本发明所述的絮凝剂无毒无害,均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污水处理越来越被重视,其中絮凝沉降法被广泛应用,主要通过絮凝剂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粒子、重金属离子、COD、细菌等沉降去除,同时又具体脱色、除臭的效果。
目前,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各类絮凝剂存在其特有的技术特征,将不同絮凝剂的复配使用来提高絮凝效果,比如将聚丙烯酰胺和聚硅酸,三价铁盐及其水解聚合物复合使用,用于处于含油废水;又比如采用铝交联累托石和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石化废水。
上述复合絮凝剂具有优越的絮凝效果,絮凝率最高可达97%,但是其处理过程必须在特定的pH范围内,使用范围窄,且对于重金属离子的絮凝作用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污水絮凝剂,所述污水絮凝剂各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微生物絮凝剂5-15份,无机助剂1-4份,改性壳聚糖25-40份,海藻酸钠10-35份;
所述所述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为:取红平红球菌和白地霉分别进行发酵并离心,获得红平红球菌发酵上清液和白地霉发酵上清液,将所述红平红球菌发酵上清液和白地霉发酵上清液混合并进行干燥获得微生物絮凝剂;
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甲醇中,并加入戊二醛,搅拌反应获得交联壳聚糖;将所述交联壳聚糖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二硫化碳和氯乙酸,搅拌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获得改性壳聚糖;
所述无机助剂为无机钙盐,无机镁盐或无机铁盐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污水絮凝剂,各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微生物絮凝剂8-12份,无机助剂1-3份,改性壳聚糖30-36份,海藻酸钠15-24份。
优选的,所述改性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3:1-2;所述无机助剂为无机钙盐,无机镁盐或无机铁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步骤中所述壳聚糖和戊二醛的质量比为20:1-1.5;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步骤中所述壳聚糖、二硫化碳和氯乙酸的质量比为8:1-2:5-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效污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取红平红球菌和白地霉分别进行扩增培养获得对数生长期的红平红球菌和白地霉种子液,将所述红平红球菌和白地霉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分别获得红平红球菌发酵液和白地霉发酵液,将所述红平红球菌发酵液和白地霉发酵液混合尽心离心分离获得发酵上清液,将所述发酵上清液进行在温度为45-55℃条件下减压干燥获得微生物絮凝剂;
将50份壳聚糖加入到甲醇中,并加入2.5-3.75份戊二醛,在25℃条件下搅拌反应8h,获得交联壳聚糖;将所述交联壳聚糖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二硫化碳32-44份和氯乙酸6-13份,在25℃条件下搅拌反应16-24h后进行洗涤干燥获得改性壳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玉连,未经肖玉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7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