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25284.1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朔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33/30;B29C45/8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 地址: | 3180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倒U型,所述安装架的上端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安装底座上端嵌设有下模体,所述安装底座的上方设有与下模体相配合的上模体,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安装架并与上模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共同设有用于导向上模体的导向机构,所述上模体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注塑的注塑口,所述安装底座内对称设有两个横槽,两个所述横槽分别与两个滑槽连通。该注塑模具将缓冲与散热相结合,结构极为巧妙,且不需要使用大功率的散热电器,节约了能源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而汽车的一些内饰件在加工中需要使用到注塑模具进行注塑生产,对于现在的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来说,存在以下的问题:
注塑模具的为了实现注塑材料的快速冷却,一般会在外加的一个散热机构,一般为水冷散热或者风冷散热,而在注塑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上模压至下模上,而为了避免上模与下模的碰撞幅度过大造成模体损坏的可能,我们一般会设置一些缓冲件,所以如何将缓冲件与模具的散热相结合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将缓冲与散热相结合,结构极为巧妙,且不需要使用大功率的散热电器,节约了能源的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倒U型,所述安装架的上端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安装底座上端嵌设有下模体,所述安装底座的上方设有与下模体相配合的上模体,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安装架并与上模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共同设有用于导向上模体的导向机构,所述上模体的上端开设有用于注塑的注塑口,所述安装底座内对称设有两个横槽,两个所述横槽分别与两个滑槽连通,且位于两个滑槽的相背侧,两个所述横槽内均设有蓄压机构,所述安装底座内设有与蓄压机构相配合的散热机构。
优选地,所述安装底座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下端均安装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上模体两侧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并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塞块。
优选地,所述蓄压机构包括设置横槽内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远离滑槽的一侧通过连接弹簧与横槽的一侧内壁弹性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横槽远离活塞板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用于通风的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底座内的散热腔体,所述散热腔体的下端通过主风道与外界连通,所述散热腔体的上端通过多个通风风道与外界连通,多个所述通风风道均位于下模体的外侧,所述主风道分别通过两个斜管与两个滑槽连通,两个所述斜管上均安装有电动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进行模具的注塑时,先启动电动推杆使得上模体与下模体相贴合,在这个贴合的过程中,两个安装板会带动两个连接杆下移,两个连接杆的下移会使得两个活塞块下移,而两个活塞块下移的过程中,会使得滑槽位于活塞块下方空间内的气体被压缩,而当气体被压缩时,两个活塞板都会受气压作用远离滑动槽移动,此时的两个连接弹簧都处于压缩的状态,随着滑槽内的气压越来越大,上模体下移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避免上模体与下模体接触时产生较大的碰撞,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同时连接杆和活塞块的设置,也相当于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朔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朔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5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