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密封条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5234.3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西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57 | 分类号: | B26D1/157;B26D5/04;B26D5/08;B26D7/02;B26D7/08;B26D7/32;H02K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肖丽华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密封条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密封条生产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剪切槽,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料室,所述剪切槽与储料室通过开口连通,所述储料室的一侧安装有拉门,所述壳体内设有方形腔和连接风道,所述方形腔和连接风道均位于剪切槽的下方,且方形腔位于连接风道的左侧;挤压剪切机构,所述挤压剪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对称设有两个传动辊,两个所述传动辊上共同绕设有传送带,所述放置槽的前后内壁间设有支撑条。该设备在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只使用的一个液压伸缩杆,实现了自动卸料,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剪切结构进行散热,增加了剪切刀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密封条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广泛用于车门、车窗、车身、天窗、等部位,具有隔音、防尘、防渗水和减震的功能,保持和维护车内小环境,从而起着对车内乘员、机电装置和附属物品的重要保护作用,而密闭条的剪切在密闭条的生产过程中重要过程,对于现在剪切密闭条的设备来说,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一般密闭条的剪切过程中,需要先对密闭条进行挤压限位,然后再通过剪切刀片对密闭条进行剪切,这个过程一般会在挤压块和剪切结构上均安装有用于伸缩的器件,增加了制作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操作的步骤,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2、密闭条进行切割后,需要使用推动的结构将剪切后的密闭条推至收集箱中,且切割的剪切刀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其使用的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密封条生产设备,该设备在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只使用的一个液压伸缩杆,实现了自动卸料,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剪切结构进行散热,增加了剪切刀片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密封条生产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剪切槽,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料室,所述剪切槽与储料室通过开口连通,所述储料室的一侧安装有拉门,所述壳体内设有方形腔和连接风道,所述方形腔和连接风道均位于剪切槽的下方,且方形腔位于连接风道的左侧;挤压剪切机构,所述挤压剪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对称设有两个传动辊,两个所述传动辊上共同绕设有传送带,所述放置槽的前后内壁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放置槽的前后内壁均固定连接,所述剪切槽内设有连接块,壳体的上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延伸至剪切槽中并与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设有安装槽和滑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滑槽的左侧,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剪切结构,所述滑槽内设有用于上下滑动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上端通过两个第一连接弹簧与滑槽的内顶部弹性弹性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下端贯穿滑槽的槽口并固定连接有磁性挤压块,所述滑槽内设有与剪切结构相配合的散热机构,诉搜狐方形腔和竖腔内共同设有用于卸料的卸料机构。
优选地,所述剪切结构包括安装在连接块一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安装槽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剪切刀片。
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连通滑槽和安装槽的进气管,所述滑槽通过出气管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上均安装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方形腔内的磁性滑块,所述磁性滑块与方形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磁性滑块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弹簧与方形腔的内底部弹性连接,所述竖腔内设有用于上下滑动的活塞块,所述竖腔与方形腔通过连接风道连通,所述活塞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齿条,所述单向齿条的上端延伸至放置槽,位于右侧的所述传动辊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与单向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
优选地,所述磁性滑块与磁性挤压块相邻面同性相斥。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安装有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下端均安装有防滑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西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丹阳西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5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