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不干胶标签模切排废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4539.2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9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熊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格条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41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不干胶 标签 模切排废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不干胶标签模切排废工艺,包括,根据所需印刷的不干胶标签产品规格,计算分离辊与不干胶原纸在水平方向上的最佳有效剥离角度,以令排废边在该最佳剥离角度下具备最短有效剥离宽度;调整模切排废设备,令分离辊与不干胶原纸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最优夹角,并按照不干胶标签产品规格排列生产印刷;使用按照不干胶标签产品生产排列版面规格的刀模具,在模切工位使用滚切方式,按标签产品生产规格对不干胶面层纸张进行连续压切;等步骤。优点是:在没有改变排废边宽度的前提下,改变剥离时的有效宽度,从而降低排废料所承受的最大拉力,使排废料所承受的拉力波动更加均匀,大幅提高模切排废工艺的生产速度和效率,节约产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干胶标签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不干胶标签模切排废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快递物流业务量也随之大增,因此,快递物流单据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大。
目前,快递物流单据大量使用不干胶热敏标签,标签为两层纸张结构,面层为打印信息承载体,底层为隔离不干胶的格拉辛底纸,并且未来适应打印机打印,连续的上下两枚标签之间面层纸都会有3mm的间隔。同时为了人员在使用中易于将底层揭开并粘贴在物体上,标签面层纸张会在左右宽度上比标签底层纸各缩小1-2mm,便于人员分离揭开面层和底层,如图1所示。
为了满足以上设备及人员在使用上的要求,在生产中会通过模切及排废工艺来将标签面层纸张不需要的部分切开并分离开去除。
然而,在现有的不干胶标签生产模切排废工艺过程中,由于快递物流标签都为长方形,为了提高效率,生产时通常会在原纸宽度内按照矩阵方式整齐排列之后再进行生产。
在这种形式下排废料所承受的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排废料所承受的拉力来至于排废机构终端卷曲机构的卷曲拉力,以及末端排废料从底纸分离时由面层和底层直接的不干胶所黏力所产生的分离力。
现在所有连续纸张印刷设备上所有的主动或被动的各种功能的辊都是与纸面保持平行的,这是为了保证纸张在印刷加工受力同步和均匀,保证纸面印刷着色均匀,纸张走纸稳定。印刷工艺如此,模切排废工艺也如此。因此,在排废料与印刷机同步匀速时:F拉=F黏,而F黏=k剥离强度x宽度;假设设排废边宽度为a,标签宽度为b,如图2所示,当在位置1和位置3时,F拉=k剥离强度x(a+a+a+a);当在位置2时,F拉=k剥离强度x(a+a+a+a+b+b+b)。在实际生产中,在位置2排废料长度很短,一般只有3mm,所以在实际高速生产中,在位置2的时间很短,因此拉力变化是呈现一种脉冲式波动在跳动,生产速度越快,拉力跳动的频率越快。
其次,生产厂家为了控制成本,所以一般将排废边宽度设置在2-3mm左右,而标签产品的宽度在75-100mm之间,这就导致F拉在位置1和2时变化非常大,一般位置2时的F拉是位置1是的10倍以上。
综上所述,在现有不干胶标签生产模切排废工艺下,由于排废边分离的位置的不同造成F拉值巨大跳动,而且随着生产机速的提升,跳动频率会越来越快,最终造成排废边材料本身承受不住拉力而绷断,从造成停机。
由于模切排废后的废料不能再生利用,属于浪费的成本,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会尽可能的将模切排废料压缩到要求的最小规格,一般厂家都会把纵向排废边压缩到3mm左右,但是排废边宽度降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随着排废边宽度的降低,所能承受的拉力也降低,从而拉断的几率也大幅上升。特别是生产速度越快,排废料承受的拉力越大,此问题越明显。在印刷及模切工艺上,很早就已经能够实现200米/分钟以上的生产机速,但是由于排废效率始终提高不了,导致现在标签印刷模切机生产能力普遍只能达到100米/分钟左右,并且实际生产中,由于纸张材料等原因,往往能达到80-90米/分钟就已经是很高效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格条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格条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速度模式无拖曳控制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力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