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构筑物的安全相关数据的智能安全管理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4452.5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正执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尔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B21/22;G01B21/02;G01C21/16;G01H17/00;G01C5/00;G01S19/42;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6 | 代理人: | 许玉顺;金珍花 |
地址: | 韩国大田广域市儒城区科技一路11***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构筑物 安全 相关 数据 智能 安全管理 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安全管理传感器,从外部提供电源而检测对当前状态的数据,包括:检测模块,设置于构筑物,在每个既定周期检测构筑物的状态;控制模块,与检测模块联动,以从检测模块接收的数据为基础运算结果值;及输出模块,与控制模块联动,接收控制模块运算的结果值并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检测模块包括:倾斜度检测部、加速度检测部、高度检测部、陀螺检测部、以及周期性地判断所述倾斜度检测部、加速度检测部、高度检测部及陀螺检测部的工作与否的自我诊断部。加速度检测部包括:间接测定在建筑物外部发生的振动的第一加速度检测部;以及直接测定由第一加速度检测部测定到的振动传递到建筑物内部的振动的第二加速度检测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外部提供电源而测定构筑物的数据的传感器,更详细地涉及以所设置的构筑物的最初设置时的数据为基准周期性地测定变形值,向使用者提供与安全有关的数据的安全管理传感器。
背景技术
设置于地表的建筑物或建设物考虑地表的状态及对要设置的周边环境的变数进行设置。因此,在建筑或建设之前必须对地表实施强化耐久性的施工方法。
到90年代初,对于建筑或完成建设的设施的安全管理,与施工之前执行的施工方法相比,曾经存在比较轻视的趋势。代表这种思想的诸如三丰百货店、圣水大桥倒塌的安全事故是体现建设之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的代表性事例。另外,被认为是地震安全地带的韩国国内近来也发生多起地震,随之,诸如抗震设计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大。
记载上述的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例的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8-0061091号为关于利用传感器检测地震的系统的文献。上述文献中的系统包括检测地震的传感部、控制部及多个输出部,是基于传感部检测的地震信号向多个输出部发送警告信号的系统。因此,向位于建筑物内部及周边的人们容易传达危险信号。
但是,上述文献记载的发明具有无法计算除地震以外的其它原因引起的建筑物或建设物的冲击量的缺点。即,所述系统具有在建筑物或建设物的许多安全变量中仅对地震有效的局限性。
另外,上述文献的系统还可推导出当从系统外部提供的电能被切断时可能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内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8-0061091号“利用传感器的建筑物的地震检测通知系统”(2018.06.07)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安全管理传感器,其可以自发运算除地震以外的施加在建筑物或建设物的冲击量,可以计测建筑物或建设物的倾斜度。
课题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测定构筑物的安全相关数据的智能安全管理传感器,从外部提供电源,测定对于当前状态的数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设置于构筑物,在每个既定周期检测构筑物的状态;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联动,以从所述检测模块接收的数据为基础运算结果值;及输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联动,接收所述控制模块运算的结果值并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倾斜度检测部,测定构筑物的垂直、水平位移及倾斜度;加速度检测部,测定构筑物及构造物周边的振动;高度检测部,测定构筑物的高度;陀螺检测部,校正构筑物上设置的方向及位置;以及自我诊断部,周期性地判断所述倾斜度检测部、加速度检测部、高度检测部及陀螺检测部的工作与否;所述加速度检测部还包括:第一加速度检测部,间接测定在建筑物外部发生的振动;及第二加速度检测部,直接测定由于在所述第一加速度检测部测定到的振动传递到建筑物内部的振动。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速度检测部测定的振动的频率(Hz)的最小值由比对于所述第一加速度检测部测定的振动的频率的最大值大的值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尔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特尔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片、贴片系统及贴片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磷石膏渣场回水管线的清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