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不同宽度区域的亮度差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24143.8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苏育弘;李芝仪;廖砚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徐协成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不同 宽度 区域 亮度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驱动方法,适用于具有多条扫描线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扫描线具有多个不同长度,该方法包含:以处理器接收输入信号且据以产生图像信号及原始数据使能信号,其中该图像信号及该原始数据使能信号用于控制具有该些扫描线的显示面板,使该显示面板显示画面,以及以控制器根据该图像信号及该原始数据使能信号分别产生闸极控制信号及传送信号到扫描线驱动器及数据线驱动器。该闸极控制信号包含用于分别致动该些扫描线的多个使能周期,且用于致动不同长度的扫描线的该些使能周期的多个宽度是不同的。本发明也提供所述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线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减少不同宽度区域的亮度差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不同于传统矩形屏幕的多样形状屏幕的需求的增加,显示装置因具有不同宽度而产生的问题也随之现出。其中一个问题是因屏幕的多个宽度而产生的不相等亮度。详细的说,显示面板里具较短宽度的区域通常比具较长宽度的其他区域还要亮。通常具较短宽度的区域比具较长宽度的其他区域还要亮的原因来自于连接各其扫描线的子像素的数目更多。具较长宽度的区域的扫描线上的子像素数目比具较短宽度的其他区域的扫描线上的子像素还要多。两区域的扫描线上不同的子像素数目导致两扫描线不同的电阻电容负载(RC loadings)。因此,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出一画面的画面数据周期(frame data period)内,由于上述不同的电阻电容负载及输入至两扫描线的相同功率,连接至较短扫描线的子像素的液晶电容CLC(Capacitors of Liquid Crystal),相较于较长扫描线子像素的CLC,可被更快的充电。因此,在画面数据周期内,连接较短扫描线的子像素的显示光的时间比起连接较长扫描线的子像素的显示光时间还要长。
因此,对于显示装置制造方而言,找寻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乃至关重要,以制造具有非矩形屏幕且均等显示亮度的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满足上述需求的减少不同宽度区域的亮度差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驱动方法,供施用于具有多条扫描线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扫描线具有多个不同长度,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含:以处理器接收输入信号以产生图像信号及原始数据使能信号,其中该图像信号及该原始数据使能信号用于控制具有该些扫描线的显示面板显示一画面;以及以控制器基于该图像信号及该原始数据使能信号分别产生闸极控制信号及传送信号,以通过扫描线驱动器及数据线驱动器控制该显示面板,其中该闸极控制信号包含用于分别致动该些扫描线的多个使能周期,该些使能周期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宽度且用于致动该些扫描线中的一个较短扫描线,该些使能周期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二宽度且用于致动该些扫描线中的一个较长扫描线,且该第一宽度不同于该第二宽度。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显示面板,具有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及形成于该些数据线与该些扫描线的交叉处的多个子像素,其中该些扫描线具有多个不同的长度;数据线驱动器,耦接该些数据线;扫描线驱动器,耦接该些扫描线;处理器,用于接收输入信号,且产生图像信号及原始数据使能信号;以及控制器,连接该处理器、该数据线驱动器及该扫描线驱动器,该控制器根据该图像信号及该原始数据使能信号产生闸极控制信号及传送信号,且分别传送该闸极控制信号及该传送信号至该扫描线驱动器及该数据线驱动器,其中该闸极控制信号包含用于分别致动该些扫描线的多个使能周期,该些使能周期中的一个具有第一宽度且用于致动该些扫描线中的一个较短扫描线,该些使能周期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二宽度且用于致动该些扫描线中的一个较长扫描线,且该第一宽度不同于该第二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4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