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速度模式无拖曳控制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23939.1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6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鸣;胡志强;李华旺;邓剑峰;余金培;侍行剑;刘帮;陈雯;曹金;赵伟伟;陈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李镝的 |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度 模式 拖曳 控制 实验 验证 方法 | ||
1.一种加速度模式无拖曳控制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利用卫星单侧的微推力器产生主动干扰,并通过引力参考传感器测量所述主动干扰导致的第一加速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加速度值以及卫星的加速度估计值,标定所述引力参考传感器的加速度零偏;
将标定得到的引力参考传感器的加速度零偏上注到卫星系统,并根据所述加速度零偏对加速度进行补偿;以及
进行加速度无拖曳在轨实验,并测量得到第二加速度值,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与所述第一加速度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加速度无拖曳在轨实验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干扰的形式由地面根据所述卫星的特点分析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干扰的形式如下:
其中,f1为主动加扰的频率,其取值在0.01Hz~1Hz之间;A1为正弦扰动的幅值;B1为主动施加的常值干扰,A1及B1的取值满足A1+B1≤70μ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加扰的频率f1取值为0.05Hz。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施加的常值干扰B1取值为30μ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估计值是由预先建立的加速度模式无拖曳控制器,根据近地卫星受到的非保守力干扰,根据下式推导计算得到:
其中:
fng为作用于卫星上不包括推力器推力的非保守干扰加速度;
fc为推力器产生的无拖曳控制补偿加速度;
fdis为推力器产生的主动干扰加速度;
gg为重力梯度导致的加速度;
ω、为卫星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d为惯性传感器质心与卫星质心的偏移量,且d=dh+Δd,其中dh为电极笼空腔坐标系原点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位移坐标,Δd为检验质量相对于电极笼空腔坐标系原点的位移;以及
wunmodel为未建模扰动加速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零偏通过地面测控系统上注到卫星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39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险型磁后座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效不干胶标签模切排废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