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舱式热解炭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3838.4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帅;于珊珊;吕牧宸;高虹;王爱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47/00;C10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许莉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舱式热解 炭化 装置 | ||
一种多舱式热解炭化装置包括基座及热解炭化装置主体,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排渣器,所述热解炭化装置主体外壳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主体外壳顶部密封,所述主体外壳底部设置有开孔;所述主体外壳内部设置有两层隔离层并由外向内形成烟道、炭化室和燃烧室;所述炭化室内垂直方向设置有两个隔断构件并使炭化室在垂直方向分为干化区、裂解区和炭化区;所述燃烧室设置有三个折流板且中间折流板的设置方向与其余两个相反;所述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燃烧器。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一方面极大缩短了热量的传输距离,另一方面提高了热量的综合利用效率,克服了传统炭化设备传热不透的问题。同时通过将炭化室物料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及液体回流至燃烧室进行高温氧化燃烧,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垃圾热解处理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舱式热解炭化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是我国城市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的处理,已成为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生活垃圾不仅仅是一种废弃物,垃圾里的有机物质也是一种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垃圾的处理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同样也是资源再利用问题。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三种。在垃圾处理的这些方法中,填埋处置操作简单、适应性广,但浪费土地资源,而且存在潜在的二次污染,也达不到生活垃圾减容减量效果;堆肥处理周期长,处理量小,产品难销;当前,焚烧已成为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焚烧处理一般选择使用炉排炉或者循环流化床炉,这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特点,由于是过氧燃烧,燃烧过程中易生成大量酸性气体、二噁英类等污染物,且烟气中含有较多的飞灰,易对整个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垃圾处理技术逐渐向垃圾炭化方向发展。垃圾炭化是在无氧条件下加热分解的过程。大分子键断裂、异构化和小分子聚合,使之成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可燃物质的化学分解过程。现有的垃圾炭化装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公开号为CN111004640A一种生活垃圾热解炭化处置系统及方法和公开号为CN210085372U一种可腐垃圾连续式炭化装置,其均是采用多级连续化垃圾处理工艺,其存在垃圾处理工艺厂、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等技术缺陷。
又如公开号为CN110440268A生活垃圾低温热解隔氧碳化和二次燃烧一体装置,该一体装置虽然实现了一体化设计,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热量利用效率低、设备传热不透、受热不均匀等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舱式热解炭化装置,该装置的应用解决了现有垃圾碳化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多舱式热解炭化装置垂直设置且一体集成;所述多舱式热解炭化装置包括基座及热解炭化装置主体,所述热解炭化装置主体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所述基座内设置有排渣器;热解炭化装置主体的外壳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两个闭环隔离层并由外向内形成烟道、炭化室和燃烧室;所述炭化室内垂直方向设置有两个隔断构件并使炭化室在垂直方向分为干化区、裂解区和炭化区;所述燃烧室的内壁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三个折流板,且所述折流板交错安装于内壁上;
所述燃烧室内壁上设置有传热构件;所述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炭化室的干化区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和隔断构件均由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隔断构件下方设置有集气装置,所述集气装置通过管道连通至燃烧器。
优选的,所述炭化室内壁上设置有传热构件。
优选的,所述干化区、裂解区和炭化区内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华航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38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协作拍摄系统及其拍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