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运营监测数据的电动公交车本地工况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23446.8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李晓菲;吴忠宜;刘荣先;杨新征;刘好德;刘向龙;于海洋;吴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王冠宇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运营 监测 数据 电动 公交车 本地 工况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运营监测数据的电动公交车本地工况评价方法,本发明基于电动公交车的车辆监测数据、运营调度数据、外部环境数据的监测数据来源,将一辆公交车一个运营班次产生的数据作为一个完整数据单元,对公交线路的所有公交车辆的历史数据单元进行处理,计算出该数据单元对应的四个指标值,进而对应到特定的公交线路工况模块上,再根据各工况模块出现的频次计算模块权重,利用各模块和相应权重共同表征城市电动公交车的本地工况,帮助公交企业科学认识城市的运营环境和选购适合自身运营需求的电动车辆产品,还能帮助车辆生产企业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车辆调校,进而提高电动公交车的节能减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运营监测数据的电动公交车本地工况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升级汽车产业、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国家战略。公交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阵地和先行军,截至2018年底,全国新能源车公交车保有量已达34.1万辆。目前,公交企业在选购电动公交车辆时,未能有效地考虑本地工况环境,且缺乏评价不同电动车辆类型的实际能耗水平的方法和机制,从而造成电动车辆在公交行业的适应性不甚理想,节能减排效果尚待提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工信等部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电动公交车的车辆监控数据、运营调度数据、外部环境数据等监测数据,为电动公交车能耗评估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不同城市间的公交车运营环境差异较大。车辆的行驶速度、启停次数、载客强度以及外部气温等因素能够比较全面反映出公交线路的长度、道路拥堵程度和红绿灯数目、线路载客量以及行驶外部温度等运营环境,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车辆的能耗效果。本发明专利从这四项能耗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对城市电动公交车本地工况进行描述,进而对各类电动公交车辆产品在该工况下的能耗表现进行评价,帮助公交企业科学认识城市的运营环境和选购适合自身运营需求的车辆产品,还能帮助车辆生产企业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车辆调校,进而提高电动公交车的节能减排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运营监测数据的电动公交车本地工况评价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运营监测数据的电动公交车本地工况评价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
S1:构建电动公交车工况评价指标构建,基于电动公交车的车辆监测数据、运营调度数据、外部环境数据的监测数据来源,将一辆公交车一个运营班次产生的数据作为一个完整数据单元,对该数据单元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该数据单元对应的四个指标值,具体监测数据如下;
S1.1:行驶速度,行驶速度直接取决于公交线路的长度和行驶时间,公交车辆的行驶速度即为本班次的平均行驶速度,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式中,V为公交车辆行驶速度;S为公交线路的长度;t为公交车辆在本运营班次中的行驶时间;
S1.2:启停次数,公交车辆在本运营班次过程中单公里停车次数计为启停次数,即平均每公里瞬时速度为零的次数,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P为公交车辆启停次数;S为公交线路的长度;M为公交车辆在本运营班次中瞬时速度为零的次数;
S1.3:载客强度,公交车辆在本运营班次过程中的总载客人数计为载客强度,公交车辆载客强度用C表示;
S1.4:外部气温,外部气温为本运营班次过程中车辆传感器感知的室外温度,考虑到一个运营班次的室外温度可能发生变化,将本班次出现的室外温度的中位数定为公交车辆的外部气温,公交车辆外部气温用T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未经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3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