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23286.7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锋;潘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泉港区竞丰工业设计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茶叶 工用 装置 | ||
1.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8),所述底座(8)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一立板(11),两个所述立板(11)上共同水平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一向其径向外侧延伸的安装板(2),两个所述安装板(2)远离转轴(3)一端共同水平转动连接有揉捻辊(1),所述转轴(3)由驱动结构驱动其往复转动,所述底座(8)上水平设有一揉捻仓(6),所述揉捻仓(6)设于两个立板(11)之间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对应两个立板(11),其上开设有供所述揉捻辊(1)沿转轴(3)轴向往复摆动能自由通过的、且用于放置茶叶的揉捻槽(4),所述揉捻辊(1)摆动至最低点时,其周面的最低点与所述揉捻槽(4)内壁纵向间距为0.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于底座(8)上的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上铰接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上安装有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上驱动连接有连接架(9),所述转轴(3)一端穿出立板(11)且设有摆动臂(7),所述摆动臂(7)远离转轴(3)一端与连接架(9)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为伸缩气缸(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棍(1)由陶瓷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仓(6)底部设有一活动铰座(16),所述底座(8)上设有与活动铰座(16)铰接的固定铰座(17),使所述揉捻仓(6)铰接在底座(8)上,所述底座(8)与揉捻仓(6)外壁上共同连接有多个拉簧(14),使所述揉捻仓(6)摆动后能够自行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仓(6)内设有纵断面成弧形的空腔(18),其外壁上设有一与所述空腔(18)连通的管接头(15),所述管接头(15)通过安装软管连通外部雾化设备,所述揉捻槽(4)内壁上设有多个与空腔(18)连通的雾化毛细孔(5)。
7.一种改进型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待揉捻的茶叶倒入所述揉捻槽(4)内,所述伸缩气缸(10)的气缸杆往复伸缩,驱动所述连接架(9)移动,并拉动所述摆动臂(7)摆动,使所述转轴(3)往复转动,所述揉捻辊(1)对揉捻槽(4)内的茶叶进行往复揉压;
步骤2、揉压过程中,所述揉捻辊(1)对茶叶的作用力,通过所述揉捻仓(6)沿固定铰座(17)与活动铰座(16)铰接处摆动进行缓冲,所述揉捻仓(6)摆动后,通过所述拉簧(14)的拉力,使所述揉捻仓(6)摆动后复位,同时外部雾化设备产生雾化水,经由所述管接头(15)、空腔(18)、雾化毛细孔(5)喷散至揉捻槽(6)内,对茶叶进行雾化加湿,使干萎的茶叶能够展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雾化水的压力为0.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泉港区竞丰工业设计服务中心,未经泉州市泉港区竞丰工业设计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32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