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丙烯口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23109.9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清;胡静;王玉婷;李冉冉;杨欣;陈恺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27/32;B32B33/00;B32B5/02;B32B5/26;A62B7/10;D06M17/00;D01F6/92;D01F1/10;D06M13/463;D06M13/402;D06M101/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向亚兰 |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 口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丙烯口罩及其制备方法,防丙烯口罩包括依次设置的纤维布接触层、抗静电无纺布层和富勒烯/纳米二氧化钛纺粘层的缝合而成;其中,富勒烯/纳米二氧化钛纺粘层为采用纺粘法将改性树脂材料纺成纤网而后制成,改性树脂材料的原料包括基体树脂、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纳米二氧化钛、润滑剂和偶联剂,改性树脂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反应制成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修饰的纳米二氧化钛,然后将其与原料中的剩余组分共混挤出,制成;本发明口罩不仅使用且携带方便,而且能够阻止丙烯从人体呼吸器官进入人体,防丙烯效果好,同时还具有防静电功能,尤其适于丙烯生产车间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生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丙烯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我们社会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构成风险,这种类型的气体挥发物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人体会损害神经系统,并具有强烈的致癌性。
丙烯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合理代表,但目前通过预防呼吸器官吸入丙烯的防护措施却很少。因此,科学界正在做出巨大的努力以去除和预防这种类型的有毒气体。传统的去除方法是通过催化燃烧来实现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高温和高压才能完全氧化,且不适用于人体安全防护,例如中国专利CN101006261B。此外还有中国专利CN107198888A利用化学和物理吸附原理,控制挥发性有毒气体的扩散,但是由于此方法中的设备较大,使用起来不方便。因此,在条件简单且使用便利的情况下预防丙烯通过呼吸器官进入人体的方法和举措具有极佳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具有防丙烯功能的口罩,其不仅使用且携带方便,而且能够阻止丙烯从人体呼吸器官进入人体,防丙烯效果好,同时还具有防静电功能,尤其适于丙烯生产车间的使用。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防丙烯口罩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丙烯口罩,所述防丙烯口罩包括依次设置的纤维布接触层、抗静电无纺布层和富勒烯/纳米二氧化钛纺粘层;其中,所述富勒烯/纳米二氧化钛纺粘层为采用纺粘法将改性树脂材料纺成纤网而后制成,所述改性树脂材料的原料包括基体树脂、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纳米二氧化钛、润滑剂和偶联剂,所述改性树脂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所述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反应制成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修饰的纳米二氧化钛,然后将所述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修饰的纳米二氧化钛与所述原料中的剩余组分共混挤出,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基体树脂、所述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所述润滑剂和所述偶联剂的投料质量比为1∶0.02-0.14∶0.16-0.45∶0.0005-0.002∶0.0001-0.00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基体树脂、所述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所述润滑剂和所述偶联剂的投料质量比为1∶0.05-0.13∶0.16-0.40∶0.0005-0.0018∶0.0001-0.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投料质量比为1∶1.5-5.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投料质量比为1∶2-4。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方面,所述基体树脂为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芳酯(PAR)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基体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根据本发明,所述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可以商购获得或者根据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而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面,所述羧基化富勒烯衍生物购自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编号XFC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未经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3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