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用电插排及其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22603.3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睿;廖伟;熊梓丞;赵强;杨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175;G01R19/165;G06F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用电 及其 故障 电弧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用电插排及其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智能用电插排包括:母线;与所述母线电连接的第一分支电路;与所述母线电连接的变压器,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的电源模块;与所述母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分支电路;与所述电源模块、第一分支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支电路电连接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分支电路的采样信号确定母线存在故障电弧时,控制所述母线断开;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分支电路的采样信号确定第二分支电路存在故障电弧时,控制所述第二分支电路断开。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提升故障电弧的检测精度,避免误判现象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智能用电插排及其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电弧导致的,一些设备在正常工作时就能产生火花和电弧,如开关电气的拉合操作、电炉、白炽灯、电焊机等工作时都会产生电弧,因为线路或设备短路、长期的过负荷工作或者存在接触不良等情况,使得电线的绝缘层破损或者出现老化的现象,运行中产也会生火花和电弧,极易引燃周围的事物,如果电弧持续燃烧,燃烧过程中电弧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轻则损坏绝缘危及线路和设备安全,造成供电系统失去稳定、大面积停电;重则引发火灾,造成电气设备严重烧毁等难以想象的后果,甚至使人身安全受到伤害出现伤亡事故,给人类社会的经济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其进行检测,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故障电弧检测的本质就是根据被检测对象的特征通过一定的算法来进行识别。目前故障电弧的检测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根据电弧的模型进行判断;第二种是根据电弧发生时产生的物理现象进行判断;第三种是根据电弧电压、电流的特性进行判断。
WIFI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成为Wi-Fi。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现有技术中,电弧检测存在检测效果不准确,容易出现误判的情况。同时,不具备WIFI联网模块,无法实现是智能家居的互联功能,缺少智能化特性。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电弧检测还存在不具有普适性,需要插座、负载均支持所需通信协议,因此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用电插排及其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提升检测精度,避免误判现象的产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用电插排,包括:
母线;
与所述母线电连接的第一分支电路;
与所述母线电连接的变压器,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的电源模块;
与所述母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分支电路;
与所述电源模块、第一分支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支电路电连接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分支电路的采样信号确定母线存在故障电弧时,控制所述母线断开;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分支电路的采样信号确定第二分支电路存在故障电弧时,控制所述第二分支电路断开。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支电路包括:与所述母线连接的电压型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电压型电流互感器连接的第一信号调理模块,所述第一信号调理模块还与所述变压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2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装置
- 下一篇:贻贝仿生聚合物、硅碳负极粘结剂、硅碳负极材料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