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向前喷水喷气通气空泡协助高速入水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22254.5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6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蒋运华;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C11/00 | 分类号: | B63C11/00;B63G8/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前 喷水 喷气 通气 空泡 协助 高速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前喷水喷气通气空泡协助高速入水机构,涉及运动体高速入水技术领域,包括运动体;水射流组件,所述水射流组件设置在所述运动体内,所述水射流组件包括液体流道以及为所述液体流道提供水源的输水单元,所述液体流道具有设置所述运动体头部前端的水射流孔;以及空气射流组件,所述空气射流组件设置在所述运动体内,所述空气射流组件包括第一气体流道以及为所述第一气体流道提供气源的输气单元,所述第一气体流道具有设置在所述运动体头部前端的空气射流孔。本发明能降低运动体入水的冲击载荷,使运动体所受的冲击载荷会平稳缓慢的变化,有利于运动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向前喷水喷气通气空泡协助高速入水机构。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阶段的水下航行器,运动体在高速入水过程中,由于介质密度发生突变从而产生过高的冲击载荷,过高的冲击载荷会导致运动体内的仪器失灵,甚至导致运动体结构破坏。如此,不仅会使运动体偏离弹道甚至直接发生折断或者爆炸,如何解决水下航行器的入水问题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为了解决该问题,以往都是通过入水前降落伞减速或者加装头部保护头罩入水破坏吸收部分能量等措施,这样难免会降低运动体的快速入水的能力,同时保护头罩有时候入水并不破坏,容易导致入水失败。另外,无论低速或者是高速入水,都存在入水之后减速过程空泡溃灭导致弹道失稳。这些问题是高速入水过程中急需要解决的关键的问题,并且目前依旧没有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向前喷水喷气通气空泡协助高速入水机构,能让运动体稳定高速并没有过高的冲击载荷作用下直接入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向前喷水喷气通气空泡协助高速入水机构,包括运动体;水射流组件,所述水射流组件设置在所述运动体内,所述水射流组件包括液体流道以及为所述液体流道提供水源的输水单元,所述液体流道具有设置在所述运动体头部前端的水射流孔;以及空气射流组件,所述空气射流组件设置在所述运动体内,所述空气射流组件包括第一气体流道以及为所述第一气体流道提供气源的输气单元,所述第一气体流道具有设置在所述运动体头部前端的空气射流孔。
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运动体头部前端设置有整流罩,所述空气射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输气单元连接的第二气体流道,所述第二气体流道具有空气喷流孔,所述空气喷流孔设置所述运动体头部侧边,所述空气喷流孔朝向所述整流罩内侧。
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单元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液体流道连接在所述水箱出水口,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液体流道。
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流道设置有液体调压阀门和液体流量计。
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气单元包括气瓶,所述第一气体流道连接在所述气瓶的输气口,所述第二气体流道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连通。
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体流道设置有第一气体调压阀门和第一气体流量计。
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体流道设置有第二气体调压阀门和第二气体流量计。
在可选或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输水单元与所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输气单元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2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换热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PUREX流程污溶剂的深度净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