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21921.8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鼓槌 石斛 规模化 种植 方法 | ||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S1.根据鼓槌石斛的生长特性选好地块,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杂草,整好地。S2‑1.以分株苗作为栽培苗,苗间间隔为15‑30cm。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浇透基质使基质充分吸水,连续7天。S3.进行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病虫害防治。S4‑1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采时还必须留根部2个以上的节。S4‑2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本发明可以使鼓槌石斛在大规模露天种植时达到90%以上的植株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鼓槌石斛是草本植物。茎直立,肉质,纺锤形,长6-30厘米,中部粗1.5-5厘米,具2-5节间,具多数圆钝的条棱,干后金黄色,近顶端具2-5枚叶。叶革质,长圆形,长达19厘米,宽2-3.5厘米或更宽,先端急尖而钩转,基部收狭,但不下延为抱茎的鞘。
现有的鼓槌石斛一般为野生,或者有少量的盆栽种植,大规模种植时植株存活率很低,缺乏足够的种植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鼓槌石斛的规模化种植方法,包括:
S1.选地、整地:根据鼓槌石斛的生长特性选好地块,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杂草,整好地。
S2.定植:
S2-1.以分株苗作为栽培苗,栽培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苗间间隔为15-30cm。
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
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浇透基质使基质充分吸水,连续7天。
S3.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
S4.采收加工:
S4-1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采时还必须留根部2个以上的节。
S4-2加工: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
以石斛鲜品直接入药的,采收后将须根、叶除净,再用编织袋包装,堆放于干燥通风处以待运输或入药。
以石斛干品入药的石斛采收后将须根、枝叶除净,先用湿沙贮存,盖以薄席贮存,但应注意空气流通,忌粘水而造成腐烂变质。加工时首先将石斛放入水中加少量石灰浸泡3-4天。之后用棕刷刷去茎秆上的膜质或壳。而后晾干水汽,用干稻草捆绑好,放到炕上,再用竹席盖好,使不透气。最后烘干后得到干品。
进一步的,以质量份数计,步骤S2-2所述促芽肥包括:氯化铵1-3份,滇黄精杆10-15份,腐熟猪粪100份。
进一步的,所述滇黄精杆经过下述处理后使用:首先将滇黄精杆切至1-3cm小段。然后将滇黄精小段杆于100-120℃下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之后将干燥的滇黄精小段杆放入质量浓度为0.3-0.6%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没浸泡48-52小时。最后取出滇黄精小段杆阴干待用。
进一步的,步骤S2-2所述施肥管理还包括:采用质量浓度为0.1%-0.3%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等比例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半月喷施1次,喷施4次为止。
进一步的,步骤S3所述除草管理包括:定植成活当年和次年,每年4、6、9、11月各进行1次浅锄除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1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