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19955.3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董君永;陈拥政;张世钰;任远;陈家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温 修正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涉及室温调节相关领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热网监控系统、室温采集系统、智能计算中心以及供热系统,所述热网监控系统包括热力站监控设备、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所述室温采集系统包括室温采集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引入室温修正系统和方法,结合室温采集器采集到的室温数据,能够尽可能准确推算出用户室内的实际温度,从而准确的区分出实际的正常室温与非正常室温,从而提高热力企业后续对用户实际非正常室温调整的准确性,从而使热力企业能够根据修正后的室温值,按照供热标准温度供给热量、调整用户室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热企业的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温调节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用户室温是热力企业评估供热质量、调整供热方案、检验节能效果的重要依据。室温的定时采集使得供热企业能够及时掌握不同区域的供热状况,同时也为实施热网负荷优化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虽然通过室温采集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到热用户的室温,但是由于热力公司对设备的安装位置没有强制的要求,或者各个热用户放置室温采集设备的位置有所差异,甚至存在极个别的热用户将室温采集设备放置在室内温度最低的地方,从而导致室温采集值出现极大偏差,导致数据无效,这就失去了采集室温的意义,热力企业也就无法基于室温的反馈实现高能效,高质量的供热模式。
基于上述,由于不同的用户家中安装室温采集设备的位置不同,采集到的室温数据也存在偏差,温度采集信息无法反应出该用户室内的平均温度,现有技术中热力企业为提升用户对室温的满意度,其供热温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高于供热标准温度,但是采用该种供热模式,增加了供热企业的能源消耗,无法实现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温修正系统的修正方法,基于供热环境数据、用热状态数据和历史数据来进行的综合运算,充分保证了数据修正的合理性,准确的反映了现场的室温情况,使热力企业能够基于该室温数据实现高能效、高质量的供热模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温修正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热网监控系统、室温采集系统、智能计算中心以及供热系统,所述热网监控系统包括热力站监控设备、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所述室温采集系统包括室温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室温采集装置、热力站监控设备和二次供热管网监控设备对供热环境信息数据进行检测并存储,储存的数据信息为智能计算中心提供数据支持;所述智能计算中心用于对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向供热系统下达调节供热的指令;供热系统用于控制供热,对用户室内温度进行调节。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室温修整系统的修正方法,所述修正方法包括:
步骤一、智能计算中心首先基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对供热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供热环境状态是否正常,若供热环境状态正常,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智能计算中心根据历史相同供热环境下室温均值和理论计算当前供热环境下的室温标准值作为参照值,取得大于此参照值的室内温度作为正常户室温,确定室温正常户后,逐一参照用户的用热状态按楼内位置查找非正常室温用户;
步骤三、智能计算中心调取非正常室温用户的历史室温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存在与当下相同供热环境下的室温偏差修正值,若存在偏差修正值,则进入步骤四,若不存在偏差值,则智能计算中心对当下最接近的历史偏差数据进行折算,再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根据得到的偏差值按照以下公式对非正常户室温进行修正,非正常户实际室温=非正常户采集室温+当前户偏差修正值,同时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非正常户此次室温修正数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智能计算中心对当下最接近的历史偏差数据的折算公式满足: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9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