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埋地型直流合成场强测量系统以及测量校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18661.9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6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茂;谢辉春;干喆渊;张建功;王延召;周翠娟;路遥;刘兴发;赵军;刘震寰;万皓;陈玉龙;黄锐;姚为方;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3/02 | 分类号: | G01R33/02;G01R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合成 场强 测量 系统 以及 校准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埋地型直流合成场强测量系统以及测量校准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电磁环境领域。通过埋地型直流合成场强的测量系统进行合成场强的长期测量和现场校准。测量校准方法包括:获取场地、场磨制备、场磨安装、设置校准、场磨测量、场磨清洗以及重新校准测量等步骤。使得合成场强测量系统能够长期的,包括在大风、降雨、降雪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测量。避免了因为刮风、降雨、降雪等对场磨的影响,从而导致测量性能降低的问题。设置的场磨具有防水的性能,且能够进行排污清洗,解决了常规合成场强测量系统和方法不能满足恶劣天气下进行测量的问题,实现了对直流合成场强的全天候和准确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电磁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埋地型直流合成场强测量系统以及测量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我国的广泛建设和发展,直流输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的发展过程与交流有所不同,高压直流线路电晕放电会产生带电离子,这些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被推离至地面附近,导致地面电场强度增大到标称电场的数倍,进而产生表征直流电磁环境的重要指标:地面合成场强度。
我国在进行直流合成场强测试时,一般采用场磨,在风速小于2m/s、无雨、无雾、无雪的好天气下进行,测量时场磨上方加盖不小于1m×1m的金属板作为接地参考平面。由于上方加盖金属板的存在相当于探头突出在地面,会导致电场畸变,在刮风等条件下金属板容易发生晃动,同时金属板尺寸较大,容易发生变形,上述种种影响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降低,难以满足长期测量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地型直流合成场强测量系统以及测量校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恶劣天气状态下进行直流合成场强容易导致电场畸变,以及测量结果受到天气对测量装置的影响导致的准确性降低等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埋地型直流合成场强测量校准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场地,在所述场地上开设若干坑洞,各所述坑洞均设有排水沟;
步骤二、场磨制备,将各所述场磨的边侧均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可用于雨水和/或污水的流出,在所述场磨上设置有金属块,使所述金属块的高度比各所述排水孔的位置高;
步骤三、场磨安装,将各所述场磨分别设置于所述场地中的各坑洞中,且在各所述坑洞上分别设置一金属接地板;
步骤四、设置校准,使用校准装置设于所述场磨的上方,将所述校准装置与所述金属接地板平行,并对各所述场磨进行校准;
步骤五、场磨测量,控制所述场地上的各所述场磨进行现场测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所述金属块经绝缘块固定在场磨上部的平台上,且在所述平台经防水材料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金属接地板中部开设有一通孔,且所述场磨的转动端伸出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金属接地板固定在地面上,且与所述场磨经螺丝紧密连接。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所述校准装置包括校准板和高压直流电源;
所述校准板经绝缘杆设置于所述金属接地板上;
所述高压直流电源与所述校准板电气连接,通过调节所述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对所述场磨进行校准。
优选地,还包括:
步骤六、场磨清洗,使各所述场磨停转,对各所述场磨上的污染或降雨积尘进行清洗;
步骤七、重复所述步骤四至所述步骤五。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埋地型直流合成场强测量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8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