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迁移学习和模型融合的垃圾分类方法、系统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8521.1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3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秦小林;顾勇翔;崔小莉;许洋;彭云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764 | 分类号: | G06V10/764;G06V10/774;G06V10/80;G06V10/82;G06N3/0464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迁移 学习 模型 融合 垃圾 分类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模型融合的垃圾分类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通过分类器对垃圾图像数据进行分类,并输出相应的分类结果,而且,由于本发明所采用的分类器其生成过程包括通过使用Adaboost算法将两种不同的分类网络构建成为两个强分类器,泛化错误率低,不会出现过拟合,能够达到工业需求的高准确率;以及还包括利用决策层融合的方式将两个强分类器融合,从而充分利用特征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分类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分析识别领域与机器学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模型融合的垃圾分类方法、系统及介质,属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目标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越来越普及,垃圾分类问题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到2020年底包括北京、成都、重庆等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但垃圾分类界定模糊,比如瓜子壳被官方鉴定为湿垃圾,但是粽叶却被鉴定为干垃圾,除了居民素质及宣传力度等因素外,人工进行垃圾分类难、麻烦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与人们的直觉不同,若设定垃圾分类标准通过计算机识别、通过传感器获得垃圾的图像信息,然后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分类的方法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因此,越来越被重视。
目前,基于机器学习来实现垃圾分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金属传感器及其他一些专用传感器获得垃圾的物理特征,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对获得的特征进行识别及分类,大部分需要联网在云端进行识别。而现有的垃圾分类算法主要依靠人工特征提取,如颜色、形态、纹理等视觉特征,再通过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判断。但是,此类方法复杂度高,通常只能适用于某些特定场景,可泛化能力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造成复杂环境下识别准确率低的缺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泛化能力强、精度高的垃圾分类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泛化能力强、精度高的垃圾分类方法,并基于迁移学习技术和模型融合技术,克服现有垃圾分类算法拓展性低、误报率高、训练成本高、识别速度慢、难以实现本地运算等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模型融合的垃圾分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待分类的垃圾图像进行预处理;
S2:采用分类器对经所述预处理后的垃圾图像数据进行分类,输出相应的分类结果;
其中,生成所述分类器的过程包括:通过使用Adaboost算法分别对第一种分类网络和第二种分类网络进行迭代N次训练而得到N个所述第一种分类网络的弱分类网络和N个所述第二种分类网络的弱分类网络,再通过加权投票选出1个所述第一种分类网络的强分类器和1个所述第二种分类网络的强分类器,最后,对2个强分类器进行决策层模型融合而生成所述分类器。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基于迁移学习和模型融合的垃圾分类方法中,对第一种分类网络和第二种分类网络进行迭代N次训练前,按照一定比例将已添加分类标签的垃圾图像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D、验证集V和测试集T;
以及在使用Adaboost算法进行迭代N次训练过程中,若新迭代轮次对前一轮错误分类样本改进低于给定阈值,则下一次迭代时解冻部分冻结参数。
进一步地,本发明基于迁移学习和模型融合的垃圾分类方法中,对2个强分类器进行决策层模型融合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测试集T分别测试对2个强分类器的分类正确率,而得到所述第一种分类网络的强分类器的分类正确率ACCM,所述第二种分类网络的强分类器的分类正确率ACC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8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