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FC-365mfc和HFC-245fa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7947.5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翔;王术成;刘武灿;张建君;韩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9/08 | 分类号: | C07C19/08;C07C17/20;B01J23/89;B01J23/656;B01J23/60;B01J23/889;B01J27/13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fc 365 mfc 245 fa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HFC‑365mfc和HFC‑245fa的制备方法,采用三氟甲烷与氯气反应得到的CF3Cl与2‑氯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得CF3CH2‑CCl2‑CH3,CF3CH2‑CCl2‑CH3再经氟化反应得到HFC‑365mfc;CF3Cl与氯乙烯或者氟乙烯反应制得CF3CH2CHCl2或CF3CH2CHFCl,再经氟化反应得到HFC‑245fa。本发明的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原料转化率高,HFC‑365mfc和HFC‑245fa的产物选择性高,同时原料三氟甲烷是R22产业化生产中的副产物,很好地实现了三氟甲烷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氟化工领域,涉及一种含氢氟烃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HFC-365mfc和HFC-245fa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HFC-23(CHF3,三氟甲烷,R23),是HCFC-22(CHClF2,二氟一氯甲烷,R22)产业化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具有较强的温室效应,其GWP值高达14800,在国际上已经被控制排放,并被作为碳交易对象。一般工业上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三氟甲烷,将其彻底锻烧分解成氟化氢、二氧化碳等物质。但焚烧处理需要配备专用的焚烧设备,投资大,且分解产物氟化氢易对腐蚀设备。如果能够将三氟甲烷进行资源化利用,使其转变其他有用的化合物,将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专利US3009966A公开了在700~1090℃下三氟甲烷热解制备TFE和六氟丙烯(HFP)的方法。
专利CN104628514A报道了在一定比例的O2的存在下、在镧系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甲烷和三氟甲烷进行热裂解反应生成偏氟乙烯的方法。
专利CN107434759B公开了一种1,1,3,3,3-五氟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两步反应,先使CF3X和CH2=CF2反应得到CF3CH2CF2X(X独立地选自Br或Cl),再使CF3CH2CF2X脱HX得到1,1,3,3,3-五氟丙烯,所述CF3X由CHF3与Br2、CaBr2或Cl2经气相反应得到,从而实现高GWP值物质HFC-23的资源化利用。
HFC-365mfc(1,1,1,3,3-五氟丁烷),沸点40℃,是一种氢氟烃类化合物,其大气臭氧消耗潜值(ODP)为零,且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是1,1,1-二氯氟乙烷(HCFC-141b)和一氟三氯甲烷(CFC-11)的理想替代品,被广泛用作发泡剂、溶剂和清洗剂。
目前,以HCC-360jfa(1,1,1,3,3-五氯丁烷)为原料,经氟化得到HFC-365mfc是工业上HFC-365mfc的主要制备方法。CN101913982B公开了一种1,1,1,3,3-五氯丁烷液相氟化制备HFC-365mfc的方法,具体为:在液相氟化催化剂的存在下,1,1,1,3,3-五氯丁烷与HF在设有低温反应区(1)和高温反应区(2)的液相氟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HF与1,1,1,3,3-五氯丁烷的摩尔比为6~15∶1,反应压力1.0~1.5MPa,低温反应区的反应温度60~90℃,高温反应区的反应温度90~140℃,其中液相氟化催化剂为五氯化锑或四氯化锡,1,1,1,3,3-五氯丁烷进入液相氟化反应器的低温反应区(1),新鲜HF进入液相氟化反应器的高温反应区(2)进入反应系统,循环HF同时进入液相氟化反应器的低温反应区(1)和高温反应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