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标签、其制备方法及光伏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17096.4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3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波;谢海龙;陈洪野;李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C09J175/06;C09J11/06;C09J11/08;C08L67/02;C08K3/22;C08K3/30;C08J5/18;H01L31/04;B32B27/36;B32B15/20;B32B15/09;B32B7/12;B32B3/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周敏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标签 制备 方法 组件 | ||
1.一种射频标签,包括薄膜层(3)、设置在所述的薄膜层(3)上的粘合剂层(2)、设置在所述的粘合剂层(2)上的射频线路(4)、设置在所述的射频线路(4)上的芯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层(3)的材质为耐候性聚酯薄膜,
按质量百分比计,形成所述的粘合剂层(2)的粘合剂的原料包括80%及以上的聚酯多元醇、2%及以上的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助剂;
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由酸和醇聚合而成,其中,所述的酸包括20mol%及以上的芳香族羧酸以及80mol%及以下的脂肪族羧酸;所述的醇的碳原子数为3个及以上;
所述的助剂包括环氧树脂和/或碳化二亚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粘合剂的原料包括80%~90%的聚酯多元醇、2%~10%的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1%~10%的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质量比为1:0.2~0.4的环氧树脂和碳化二亚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羧酸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脂肪族羧酸为1,4-环己烷-二甲酸、己二酸、葵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醇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包括摩尔比为1:0.2~5的间苯二甲酸与其他酸,所述的其他酸为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葵二酸、偏苯三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醇包括摩尔比为1:0.2~5的1,6-己二醇与其他醇,所述的其他醇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的极限粘度为0.2~0.8dl/g,所述粘合剂的交联度为50%及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化二亚胺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及其聚合物、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及其聚合物、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及其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耐候性聚酯薄膜的原料包括60%~90%的聚酯树脂、8%~39.9%的填料、0.1%~5%的紫外吸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频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大于0.6dl/g;所述填料为二氧化钛和/或硫酸钡;所述紫外吸收剂为邻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或取代丙烯腈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一种射频标签,包括薄膜层(3)、设置在所述的薄膜层(3)上的粘合剂层(2)、设置在所述的粘合剂层(2)上的射频线路(4)、设置在所述的射频线路(4)上的芯片(5),其特征在于:
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的薄膜层(3)的薄膜的原料包括60%~90%的聚酯树脂、8%~39.9%的填料、0.1%~5%的紫外吸收剂;
按质量百分比计,形成所述的粘合剂层(2)的粘合剂的原料包括80%及以上的聚酯多元醇、2%及以上的异氰酸酯固化剂以及助剂;
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由酸和醇聚合而成,其中,所述的酸包括摩尔比为1:0.2~5的间苯二甲酸与其他酸,所述的其他酸为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葵二酸、偏苯三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醇包括摩尔比为1:0.2~5的1,6-己二醇与其他醇,所述的其他醇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助剂包括环氧树脂和/或碳化二亚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70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冠状病毒串联表位蛋白所诱导抗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