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栅电磁波隐身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16072.7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1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龚鹏宇;郑斌;陈红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5/02 | 分类号: | H01Q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栅 电磁波 隐身 器件 | ||
1.一种光栅电磁波隐身器件,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第一光栅、一个第二光栅、一个第三光栅和一个第四光栅,各光栅对入射的电磁波是透明且是各向同性的,各光栅的一表面为光面、另一表面为锯齿面;锯齿面上的每个“锯齿”有两个平面,其中,第一平面与光面垂直,第二平面与光面的夹角为锐角;各“锯齿”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相交楞为锯齿面的顶楞,相邻的两个“锯齿”中的其中一个“锯齿”的第一平面与另一个“锯齿”的第二平面的相交楞为锯齿面的底楞,各光栅的第一侧楞为第一个“锯齿”的第一平面与光面的相交楞,各光栅的第二侧楞为最末一个“锯齿”的第二平面与光面的相交楞,各顶楞、底楞和侧楞相互平行;
第一光栅的锯齿面与第二光栅的光面相对,且第一光栅的第一个“锯齿”上的顶楞与第二光栅的第二侧楞重合,第一光栅的光面与第二光栅的光面的夹角为锐角;第四光栅的锯齿面与第三光栅的光面相对,且第三光栅的第二侧楞与第四光栅的第一个“锯齿”上的顶楞重合,第三光栅的光面与第四光栅的光面的夹角为锐角;第二光栅和第三光栅位于第一光栅和第四光栅之间,第二光栅的锯齿面与第三光栅的锯齿面相对,第一光栅的光面与第四光栅的光面相互平行;第一光栅的第一侧楞与第四光栅的第一侧楞在平行于第一光栅的光面的投影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一光栅的第二侧楞与第四光栅的第二侧楞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二光栅的第二侧楞与第三光栅的第二侧楞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二光栅的第一侧楞与第三光栅的第一侧楞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二光栅的第一个“锯齿”上的顶楞与第三光栅的第一个“锯齿”上的顶楞在所述投影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所述光栅电磁波隐身器件所在的背景介质与各光栅满足以下式(1)至式(4)所示的关系:
n2sinα5=n背景sin(α13+α5) (3)
n3sinα8=n背景sin(α14+α8) (4)
在式(1)至式(4)中,n1表示第一光栅的折射率,n2表示第二光栅的折射率,n3表示第三光栅的折射率,n4表示第四光栅的折射率,n背景表示隐身器件所在的背景介质的折射率,α2表示第一光栅的第二平面与光面之间的夹角,α5表示第二光栅的第二平面与光面之间的夹角,α8表示第三光栅的第二平面与光面之间的夹角,α11表示第四光栅的第二平面与光面之间的夹角,α13表示第一光栅的光面与第二光栅的光面之间的夹角,α14表示第三光栅的光面与第四光栅的光面之间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栅电磁波隐身器件,其特征是:入射的电磁波束与第一光栅或第四光栅的光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栅电磁波隐身器件,其特征是,所述光栅电磁波隐身器件所在的背景介质与各光栅还满足以下式(5)至式(8)所示的关系:
在式(5)至式(8)中,L1表示第一光栅的第一侧楞与第二侧楞之间的距离,L2表示第二光栅的第一侧楞与第二侧楞之间的距离,L3表示第三光栅的第一侧楞与第二侧楞之间的距离,L4表示第四光栅的第一侧楞与第二侧楞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60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连接器及电路组件
- 下一篇:基于AKC模型的健身方案推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