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14385.9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皇甫鲁江;王丽;郑灿;刘利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于宁娜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驱动 电路 及其 方法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像素驱动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压保持率不充分的问题,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复位子电路、补偿子电路、发光控制子电路和驱动子电路。其中,复位子电路与发光控制子电路、扫描时序信号端和初始化信号端耦接。发光控制子电路还与第一节点和第一发光时序信号端耦接。补偿子电路与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扫描时序信号端耦接。驱动子电路与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一电压信号端和第二发光时序信号端耦接。复位子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扫描时序信号,将初始化信号通过发光控制子电路和补偿子电路传输至第二节点。上述像素驱动电路用于显示装置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因其具有自发光、快速响应、宽视角和可制作在柔性衬底上等特点,受到广泛应用,OLED显示装置包括多个亚像素,各亚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通过像素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器件发光,从而实现显示。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像素驱动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压保持率不充分,造成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复位子电路、补偿子电路、发光控制子电路和驱动子电路。其中,所述复位子电路与所述发光控制子电路、扫描时序信号端和初始化信号端耦接。所述发光控制子电路还与第一节点和第一发光时序信号端耦接。所述补偿子电路与所述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所述扫描时序信号端耦接。所述驱动子电路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第一电压信号端和第二发光时序信号端耦接。
所述复位子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在所述扫描时序信号端处接收的扫描时序信号,将在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处接收的初始化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光控制子电路。所述发光控制子电路被配置为,响应于在所述第一发光时序信号端处接收的第一发光时序信号,将所述初始化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所述补偿子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扫描时序信号的控制下,将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初始化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以对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复位。
所述驱动子电路被配置为,在对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复位的过程中,响应于在所述第二发光时序信号端处接收的第二发光时序信号,断开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至所述初始化信号端的导电路径。
本公开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上述像素驱动电路中,复位子电路通过发光控制子电路与补偿子电路将初始化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对第二节点复位,即复位子电路不直接与第二节点耦接,因此在发光阶段,第二节点与初始化信号端之间不会形成漏电通道,即本公开所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仅存在第二节点经补偿子电路至第一节点的单一漏电通道。这样,在发光阶段,第二节点仅会通过补偿子电路103漏电,从而显著减小了第二节点的漏电,提高了储能子电路的电压保持率。在发光阶段,储能子电路所包括的第一存储器的信号保持端的电位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恒定,第二节点的电压能够保持更长时间,从而在第二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驱动子电路所形成的驱动信号的稳定性较高,提高了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降低了视觉闪烁感,改善了由于多个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不均导致的显示不均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
并且,由于本公开中驱动子电路与第二发光时序信号端耦接,在对第二节点的电压复位的过程中,驱动子电路响应于在第二发光时序信号端处接收的第二发光时序信号,断开第一电压信号端至所述初始化信号端的导电路径。这样,在复位阶段,无论驱动晶体管是否导通,在第二发光时序信号的控制下,第一电压信号端至初始化信号端之间均不会形成直流通路,从而避免了产生较大的直流电流和无效功耗,节省了功耗,提高了像素驱动电路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43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隔板料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垃圾运输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