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13786.2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邱庆彬;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H01T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制 纳米 离子 发生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冷气流动力组件、集露杆及两电极,所述电极包括电极主干及连接于所述电极主干内端的电极头,两所述电极分别为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所述外壳内的下部水平安装有固定安装板,所述冷气流动力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之上,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集露杆包括杆底座及杆主体,所述杆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冷气流动力组件的顶部,所述杆主体的下端垂直固定于所述杆底座之上,所述杆主体的上端粘接有水质覆盖层,所述第一电极的电极主干的外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的上部,所述第一电极的电极头水平往内伸出,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极主干的外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的上部,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极头水平往内伸出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的电极头互相正对,所述杆主体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电极头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极头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方,所述外壳正对所述杆主体处开设有第二进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流动力组件包括风扇、散热片及制冷片,所述风扇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之上,所述风扇的输入口正对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散热片安装于所述风扇之上,所述散热片的输入口正对所述风扇的输出口,所述散热片的输出口设置于所述散热片的外侧壁,所述制冷片安装于所述散热片之上,所述杆底座安装于所述制冷片的顶部,所述制冷片的外侧壁及所述散热片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输入风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主体包括杆头座及杆头,所述杆头座的顶部开设有杆头插孔,所述杆头的下端插设于所述杆头插孔中,所述杆头的上端呈上小下大锥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座的上部于所述杆头插孔之外往外凸伸形成凸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主体呈上小下大锥台状,且所述杆主体的顶部呈圆滑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主体包括支杆及连接于所述支杆顶部的集露头,所述支杆呈上小下大锥台状或者直径一致的柱状,所述集露头呈圆球状或者半球状,所述集露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的顶端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呈内小外大的锥状或者圆球状或者半球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的内端呈内小外大的尖锥状,所述电极头与所述电极主干交接处沿径向向外凸设有内大外小的圆台状的凸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为碳纤维束。
10.一种强制积露的纳米水离子发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集露杆、冷气流发生组件、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将所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互相正对的水平固定安装,于所述集露杆的顶部集结水质覆盖层而形成水质的尖端电极,将所述集露杆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下方;
(2)使所述第二电极接上电源正极,使所述第一电极接上电源负极,启动所述冷气流发生组件,所述冷气流发生组件产生冷却气流并使产生的冷却气流沿所述集露杆的四周向上攀升并穿过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7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