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3691.0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J·D·佩因特;R·A·瓦卡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24/5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连接器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包括:(a)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介电层,其周向地围绕内导体;外导体,其周向地围绕介电层;和护套,其周向地围绕外导体;(b)同轴连接器,包括:内接触体,其与内导体电连接;外主体,其与内接触体间隔开并且周向地围绕内接触体;和介电间隔件,其介于内接触体与外主体之间;(c)导电的后主体,具有:主要部分;和前部接合结构,其与外主体协作以接合外导体,并且在外主体与外导体之间建立电连接;以及(d)螺母,具有螺纹部分;其中,螺母通过螺纹部分在后主体和外主体中的一个上的接合迫使前部接合结构挤压外导体的波纹部抵靠外主体。
本申请是名称为“易于组装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以及后主体”、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11月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6/059897、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53834.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251,512和于2016年4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16,892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各自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电缆连接器,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电缆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通常用于RF通信系统中。典型的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外导体、分隔内导体和外导体的介电层以及覆盖外导体的护套。同轴电缆连接器可以用于终止同轴电缆,例如在需要高水平精度和可靠性的通信系统中。
同轴连接器接口在(a)端接有承载所需连接器接口的连接器的电缆和(b)安装在电子设备或另一电缆上的具有配合连接器接口的对应连接器之间提供连接/断开功能。通常,一个连接器将包括连接到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的诸如销或柱的结构和连接到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的外导体连接器主体,这些部件与第二连接器的配合套筒(用于内导体的销或柱)和另一个外导体连接器主体配合。同轴连接器接口通常使用螺纹联接螺母或其它保持器,当联接螺母(由连接器中的一个捕获)旋拧到另一个连接器上时,其将连接器接口对拉入牢固的机电接合中。
无源互调失真(PIM)是电气干扰/信号传输劣化的一种形式,其可能在较不对称的互连和/或在机电互连随时间推移而移位或劣化的情况下发生。由于机械应力、振动、热循环和/或材料劣化,互连可能移位。PIM会是重要的互连质量特性,因为由单个低质量互连产生的PIM可能会使整个RF系统的电气性能劣化。因此,通过连接器设计来降低PIM通常是期望的。
发明内容
作为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包括:(a)同轴电缆;(b)同轴连接器;(c)后主体;和(d)联接螺母。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介电层,其周向地围绕内导体;外导体,其周向地围绕介电层;和护套,其周向地围绕外导体。同轴连接器包括:内接触体,其与内导体电连接;外主体,其与内接触体间隔开并且周向地围绕内接触体;和介电间隔件,其介于内接触体与外主体之间。后主体具有:主要部分;后部夹头,其从主要部分向后延伸;和前部接合结构,其与外主体协作以接合外导体。螺母具有螺纹部分和渐缩内表面。螺母通过螺纹部分在后主体和外主体中的一个上的接合使螺母向前前进,使得螺母的渐缩内表面使后部夹头偏转以接合电缆护套。
作为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组件,包括:(a)同轴电缆;(b)同轴连接器;(c)后主体;和(d)联接螺母。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介电层,其周向地围绕内导体;外导体,其周向地围绕介电层;和护套,其周向地围绕外导体。同轴连接器包括:内接触体,其与内导体电连接;外主体,其与内接触体间隔开并且周向地围绕内接触体;和介电间隔件,其介于内接触体与外主体之间。后主体具有:主要部分;后部夹头,其从主要部分向后延伸;和前部接合结构,其与外主体协作以接合外导体。联接螺母具有螺纹部分。螺母通过螺纹部分在后主体和外主体中的一个上的接合迫使前部接合结构挤压外导体的波纹部抵靠外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