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紫铜毛细管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3613.0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钱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9/00 | 分类号: | B21C9/00;B21C1/22;B21C1/20;B21C3/02;B05C7/00;B05B13/02;B05B14/00;B05D7/22;B05D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121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紫铜 毛细管 生产 装置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紫铜毛细管的生产装置包括前期对紫铜管内壁进行润滑的内壁润滑装置以及后续的拉拔装置;所述拉拔装置包括引导管体移动的导向装置,若干组对管体进行拉板的拉拔模具,对管体外壁进行分段润滑的外壁润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进料口处、相邻两拉拔模具之间、出料口处的导向辊组,所述外壁润滑装置包括油箱以及若干分别设置在拉拔模具进料前端的润滑机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废品率低、管表面质量好,通过前期的内壁润滑和后期拉板之前的外壁润滑相结合,有效降低紫铜毛细管内外表面的损伤,提高加工精度,结合润滑油回收槽,减少润滑油的浪费,也有效防止加工场所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铜毛细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紫铜毛细管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紫铜毛细管由于具有尺寸精度高、机械性能好、易切削、导热性优良、强度高和耐海水腐蚀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换热器领域,紫铜毛细管尺寸小,通常是采用较粗的紫铜管经过联合拉拔机制成,挤压紫铜管来得到紫铜毛细管,进行基于模具的一道次或者二道次以上的拉拔加工,而得到预定形状(外径、内径、壁厚)的紫铜毛细管后,进行切断、端部的倒角加工、洗涤、检查尺寸和外观等工序。所以拉拔机构是实现铜管拉拔的主要部件,它直接关系到铜管的表面质量、能源消耗、生产作业率和成品铜管的机械性能,铜管直径变得越来越细,壁厚越来越薄,到后道工序产生隐形的“锯齿伤”缺陷。在组装过程中进行扩口和打压,直接造成铜管扩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精度紫铜毛细管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前期对紫铜管内壁进行润滑的内壁润滑装置以及后续的拉拔装置;
所述内壁润滑装置包括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内部设有油槽的润滑管道,所述通孔与油槽相连通,润滑管道的内侧设有进油口,润滑管道外壁上同轴设有吸附海绵圈,所述管道套设在吸附海绵圈外部;
所述拉拔装置包括引导管体移动的导向装置,若干组对管体进行拉板的拉拔模具,对管体外壁进行分段润滑的外壁润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进料口处、相邻两拉拔模具之间、出料口处的导向辊组,所述外壁润滑装置包括油箱以及若干分别设置在拉拔模具进料前端的润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辊组包括分别设置在管体上下端的两导向辊。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通过管道连接油箱的油泵,通过管道连接油泵、并设置在管体外的外环管,若干连接在外环管内壁上的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外壁润滑装置还包括若干设置在两组相邻的导向辊组之间的润滑油回收槽,每个润滑油回收槽分别通过回收管道连接油箱,两组相邻的导向辊组之间均设有一组润滑机构和一组拉板模具,每组润滑机构和拉板模具形成一润滑油回收单元,所述润滑油回收槽覆盖整个润滑油回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拉拔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以及若干可拆卸连接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上的拉拔模芯。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若干安装螺纹槽,所述安装螺纹槽由分别设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两半螺纹孔组成,所述拉拔模芯外壁上设有与安装螺纹槽配合的外螺纹,拉拔模芯螺纹连接在安装螺纹槽内。
进一步的,每个拉板模芯内部设有定位芯头。
进一步的,每个定位芯头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最外端的定位芯头连接定位杆。
采用上述生产装置的一种高精度紫铜毛细管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紫铜管的内壁进行涂润滑油,将紫铜管套设在内壁润滑装置上,从润滑管道的进油口注入润滑油,静置5-10min后,将紫铜管慢慢转动使得润滑油均匀的涂覆在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