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13517.6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8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周歆;易辛悦;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汤在彦 |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库 数据 同步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特征信息,确定对应的数据同步任务和与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对应的任务触发时间;根据所述任务触发时间和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将所述目标数据表同步至目标数据库中;本申请能够便捷、有效、准确得实现主备数据库数据同步操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多园区热备部署是很多企业存量应用实现高可用架构的核心基础,涉及园区间数据同步机制。
目前已有的商业或开源数据库实时同步工具有较高的使用成本和运维门槛,而不使用第三方工具,通过同源多写改造实现数据库多活对存量应用来说成本很高,业务层改动范围广,异常风险也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能够便捷、有效、准确得实现主备数据库数据同步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库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根据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特征信息,确定对应的数据同步任务和与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对应的任务触发时间;
根据所述任务触发时间和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将所述目标数据表同步至目标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特征信息,确定对应的数据同步任务和与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对应的任务触发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依赖关系确定对应的数据同步任务和与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对应的任务触发时间。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依赖关系确定对应的数据同步任务和与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对应的任务触发时间,包括:
判断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依赖关系中是否存在与交易态节点的读写关系,若是,则判定所述数据同步任务的任务类型为增量同步任务以及所述增量同步任务的任务触发时间为实时或定时触发。
进一步地,在判断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依赖关系中不存在与交易态节点的读写关系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表结构特征确定对应的数据同步任务和与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对应的任务触发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表结构特征确定对应的数据同步任务和与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对应的任务触发时间,包括:
判断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表结构特征中是否含有唯一索引信息,若无,则判定所述数据同步任务的任务类型为离线补偿同步任务以及所述离线补偿同步任务的任务触发时间为定时触发或主备切换触发。
进一步地,在判断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表结构特征中含有唯一索引信息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数据量确定对应的数据同步任务和与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对应的任务触发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数据量确定对应的数据同步任务和与所述数据同步任务对应的任务触发时间,包括:
判断所述源数据库中目标数据表的数据量是否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若是,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表进行水平数据表拆分,直至经过所述水平数据表拆分后的目标数据表的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并判定所述数据同步任务的任务类型为联机补偿同步任务以及所述联机补偿同步任务的任务触发时间为定时触发或主备切换触发。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库数据同步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5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