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雷氏菌及其运用及其菌悬液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13343.3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姣;朱锐;葛世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12;C02F3/34;C02F11/02;C12R1/425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傅敏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雷氏菌 及其 运用 菌悬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沙雷氏菌及其应用及其菌悬液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沙雷氏菌,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654;以及降解群体感应信号分子C8‑HSL中的应用;以及将菌株Serratia sp.Z4 MK431391划线于LB培养基或无机盐培养基固体平板上,在一定条件下得到菌株Serratia sp.Z4 MK431391的菌悬液,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群体感应淬灭的菌株及其应用及其菌悬液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沙雷氏菌及其应用及其菌悬液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是一定条件下有细菌分泌的于体外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化学组分复杂,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多糖、DNA、腐殖酸等,其中蛋白质和多糖组分占比70%~80%。EPS作为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用于自我保护和相互粘附并在饥饿环境下为细菌提供碳源和能量的有机物质。EPS和SMP能够在细胞之间构成一种架桥作用,将微生物粘结在一起,从而形成紧密的细胞菌落,并通过这些胞外物质进行物质流通及能量传递,在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工艺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则是膜生物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活性污泥作为高密度的微生物活动体,存在一种群体感应现象,主要指细菌以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自诱导剂信号分子作为细菌间的通讯物质,调控细菌细胞之间信息交流,协调细菌群体行为以适应环境。且研究发现革兰氏阴性菌分泌的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中的C8-HSL(N-octanoyl-L-Homoserine lactone,N-辛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是调控EPS和SMP分泌、生物膜形成的重要信号分子。
近年来,一种基于微生物群体感应理论,通过破坏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结构,干扰群体感应的群体感应淬灭技术,以生物防治技术为基础,具有高效、低毒、持久及低成本等优势,逐渐成为环境微生物技术的研究热点。目前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发主要集中在群体感应抑制剂、群体感应淬灭酶、群体感应淬灭菌三个方面。其中从植物中提取的群体感应淬灭剂然存在提取及纯化方法步骤复杂,大多数的群体淬灭剂具有单一作用性只能针对信号分子中个别高丝氨酸内酯物产生抑制作用,且对共存微生物毒害性不明确等问题,不利于实际应用。群体感应淬灭酶由于其本身的不稳定性、难获取性、保存困难、易失活等特征,使得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大大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群体感应淬灭的菌株及其应用及其菌悬液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沙雷氏菌,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654。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该沙雷氏菌Serratia sp.Z4 MK431391,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C8-HSL有显著的降解作用,在防治C8-HSL介导的活性污泥EPS和SMP分泌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这为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且以阻断群体感应为靶标而不引起选择压力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开发途径。
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沙雷氏菌Serratia sp.Z4 MK431391在降解群体感应信号分子C8-HSL中的应用,或在制备降解信号分子C8-HSL的产品中的应用,或在防治信号分子C8-HSL介导的EPS和SMP分泌中的应用,或在制备依赖信号分子C8-HSL的防治制剂的应用,或在防治信号分子C8-HSL介导的微生物群体感应的应用,或在制备依赖信号分子C8-HSL介导的群体感应淬灭制剂的应用,或沙雷氏菌Serratia sp.Z4 MK431391的菌悬液处理活性污泥,或防治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污染的生物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伤手指拉力锻炼康复装置
- 下一篇:高动态范围成像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