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13041.6 | 申请日: | 2020-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0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阁;王付重;陈海同;黄香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吉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24 | 分类号: | H01B1/24;H01B13/00;H01M4/13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 地址: | 235025 安徽省淮北市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导电 浆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碳纳米管2‑4份、纳米氧化石墨烯片7‑9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8‑1.2份、粘结剂0.5‑0.7份、N‑甲基吡咯烷酮80‑9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导电浆料的制备工艺。本发明采用改性碳纳米管与氧化石墨烯片层进行复合,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后,不仅能够减弱碳纳米管自身的团聚现象,提高与有机溶剂之间的相容性,促进均匀分散;另外,能够通过化学键合作用吸附于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充当连接氧化石墨烯片层的介质,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建立“桥梁”作用,形成网状的导电结构,还起到支架的作用,能够防止氧化石墨烯片层的堆叠,增加导电性能,应用于电极极片时,能够发挥优良的导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主要用于消费锂电、动力电池和工业储能,在整个新能源产业中占据重要一环。锂离子电池一般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布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膜片,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布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膜片。电极极片制备时,首先将活性物质、导电剂、粘接剂和溶剂一起制成电极浆料,再将其按要求涂覆在集流体表面,然后进行干燥,得到电池极片。因此,导电浆料的性能对电池极片的影响很大,而导电剂的性能直接影响电极浆料的性能。当前,电极浆料中使用较广泛的导电剂为导电炭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专利号为CN201910684636.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第一碳纳米管0.1-0.5%;第二碳纳米管0.1-1%;分散剂0.1-5.2%;粘结剂0.5-4%;余量为溶剂;其中,所述第一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00-300μm,直径为5-40nm;所述第二碳纳米管的长度为10-20μm,直径为30-100nm。该导电浆料中加入了两种不同长径比的碳纳米管,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大导电性能,但是存在难以分散均匀的特点,影响导电浆料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工艺,采用改性碳纳米管与氧化石墨烯片层进行复合,作为导电浆料的导电剂,在对碳纳米管改性时,先将其酰氯化处理,再用多巴胺对其进行接枝处理,不仅能够减弱碳纳米管自身的团聚现象,提高碳纳米管与有机溶剂之间的相容性,促进碳纳米管的均匀分散;另外,能够通过化学键合作用吸附于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充当连接氧化石墨烯片层的介质,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建立“桥梁”作用,形成网状的导电结构,还可以起到支架的作用,能够防止氧化石墨烯片层的堆叠,增加导电性能;使得到的导电浆料具有极高的导电性能,将其应用于电极极片时,能够发挥优良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碳纳米管2-4份、纳米氧化石墨烯片7-9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8-1.2份、粘结剂0.5-0.7份、N-甲基吡咯烷酮80-90份;
该导电浆料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至N-甲基吡咯烷酮中,分散均匀,形成预分散物;分散温度为40-50℃,分散时间20-50min;
第二步、将碳纳米管和纳米氧化石墨烯片加入至上述预分散物中,先采用研磨分散设备于500-800rpm的转速下进行第一次分散,分散的温度为40-45℃,分散的时间为30-120min;然后采用研磨分散设备于800-1200rpm的转速下进行第二次分散,分散的温度为70-80℃,分散的时间为2-6h,得到混合料;
第三步、将粘结剂加入至混合料中,继续于300-400rpm的转速下分散30-50min,分散温度小于60℃,冷却至常温后,出料,得到导电浆料。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由如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吉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吉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3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