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支撑装置、吊装装置、雷达山体内部隐蔽工程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2751.7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宁;宋祥君;郭晓冉;马飒飒;樊浩;连云峰;史林;郭宝锋;高润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28;B66C25/00;B66D1/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韩红艳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支撑 装置 吊装 山体 内部 隐蔽 工程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雷达支撑装置、吊装装置、雷达山体内部隐蔽工程结构,其包括在山体架(51)中设置有山体内腔(52),雷达支撑装置设置在山体内腔(52)中,其包括设置在山体内腔(52)顶部的顶网架(55)、设置在山体内腔(52)内侧壁上的支撑网片(53)、连接在支撑网片(53)与山体架(51)之间的锚杆(54)、层层搭建在山体内腔(52)中的辅助支撑装置(59)、以及设置在顶网架(55)处且用于雷达总成(50)进出的上端雷达出口(56)。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支撑装置、吊装装置、雷达山体内部隐蔽工程结构。
背景技术
雷达是军事上用于勘察敌情的眼睛,通过对敌方雷达进行踩点,然后,通过定位损坏,使得其丧失侦查功能,是特种兵/侦察兵的职责之一。因此针对我国等其他山区国家,在山地林间搭设雷达成为必要军事设施,车载雷达便携型号,但是其配套设施简陋,功率低,而固定式雷达,其可以搭载大功率接收器,需要配套固定的辅助设备。
针对山区地形,现有的雷达基站建设用的配套设备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是室外露天或简易棚舍,而室外的设备因为没有人看管,容易被人恶意损害,而室外易受到风吹日晒,防尘抗老化能力差,其用于被雷达侦查到,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
山体灾害包括很多种类,如洪水、滑坡、落石、山林火灾等,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人类与山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对于山体灾害并不能远离,因此需要对山体的灾害进行加固支撑,来降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别是多雨季的山区山体来说,大多面对的山体灾害是泥石流、滑坡和落石,而对于山洪和山林火灾并不常见,因此对于泥石流、滑坡和落石的监测是山区山体灾害监测的重点,而据悉的山体内置预警雷达装置辅助装置其成本高,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同时对山体落石抵抗力不灵敏。而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多采用椭圆形成环初支,分部开挖支护的方法,施工工效低,安全压力大。
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对掏空受损山体进行修复时,山体修复的结构是,先将受损坡面清理干净,消除山体崩塌、滑坡隐患,将螺纹钢管埋设在清理后的山体坡面内进行加固,然后在坡面内进行填充加固,加固后的坡面上植入草籽,在坡面上形成绿化带。但是,采用这种结构的山体坡面,由于被修复山体内部无支撑结构、加固结构,一旦遇到雨雪天气,山体内部存在崩塌隐患,并且坡面表面植壤土的附着力有限,存在水土流失的安全隐患。
再次,由于环境在野外,需要节约能源包括电力与原材料,如果采用山体外侧搬运雷达部件到山顶部,容易被卫星发现,效率。而采用架设电力在野外山体供电,容易被间谍发现,成本高,如何在山体内部空间安装简易,方便人工操作的吊装雷达装置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雷达支撑装置、吊装装置、雷达山体内部隐蔽工程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雷达支撑装置,在山体架中设置有山体内腔,雷达支撑装置设置在山体内腔中,其包括设置在山体内腔顶部的顶网架、设置在山体内腔内侧壁上的支撑网片、连接在支撑网片与山体架之间的锚杆、层层搭建在山体内腔中的辅助支撑装置、以及设置在顶网架处且用于雷达总成进出的上端雷达出口。
一种雷达的吊装装置,在山体架中设置有山体内腔,雷达支撑装置设置在山体内腔中,在山体内腔顶部设置有顶网架,在顶网架处设置有用于雷达总成进出的上端雷达出口;上吊装置设置在顶网架上且用于将雷达总成从山体内腔吊装到上端雷达出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1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2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